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zuo >> 左权 >> 正文

 

殉国名将——左权

合实际,大家都听出了神。从那以后我们便熟悉了。因为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我感到他特别亲切。

  1933年冬,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前方战事紧张,指挥员大量伤亡,人才奇缺,左权却被搁置在后方。

  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最先站出来为他说话:“左权这么年轻,会有什么问题?应该让他到前线来指挥部队!”

  恰好此时,红一军团参谋长被派往别的根据地,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深感军务繁忙,没有一个好参谋长,向中央要人。于是,毛泽东亲自向中央军委建议,要左权接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12月底的一个早晨,左权骑着马来到红一军团驻地报到。林彪当时是军团长,聂荣臻是政委。对于左权,他俩十分熟悉。左权是黄埔一期的,林彪是黄埔四期的,而聂荣臻则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和政治教官。说起来他们三人既有师生之情,也有同学之谊。

  在一方面军中,林彪素以挑剔著称,很少有人能和这个性情古怪的人搞好关系。可林彪却对左权有很好的印象,他以“忠、勤、笃、实”四字评价左权,说:“我第一次认识左权是在一个办公室内,他坐在办公桌旁正在孜孜地书写,是那么谦虚,毫无一点骄气。1932年红军东征打下彰州,这是我们共事的开始,在工作中他显出了良好的品质,不谈空话,专干实事。他完全有别于当时某些留洋回来的人们,神气十足、鄙视别人是狭隘经验论者的习气,然而他在国外学习的成绩都是很好的,在黄埔一期学生中也是卓越的。”

  聂荣臻对左权的印象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对左权的到来十分高兴,为了表示欢迎,聂荣臻特意通知伙房准备几个好菜,做顿年饭招待左权。

  当时,国民党对苏区实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双管齐下,红军根据地民困地蹙,除了前线部队能吃饱饭,后方人员只能吃定量的“包包饭”:先把米用秤分好,再用小茜袋子装着放在锅里煮,一天吃两顿,一顿只吃一小袋。伙房接到命令后,好不容易搞了四五个菜,在临时充作军团首长休息室的农家小屋里摆了张桌子,把菜一样一样端上来。左权与一军团其他领导你推我让,还未入席,敌人的飞机就嗡嗡地飞来了。左权耳尖,立即拉着身旁的聂荣臻,招呼大家往门外冲。大家刚疏散到门外,敌机扔下的炸弹不偏不斜地落在小屋上,辛辛苦苦准备起来的这顿年饭,被敌人的飞机炸得不翼而飞了,聂荣臻气得骂道:“龟儿子的技术倒不差。”站在一旁的警卫员、参谋、炊事员们为军团首长的安然无恙感到庆幸,也为这难得的年饭没让左权吃上一口而感到十分惋惜。左权笑了笑,说:“这顿年饭没吃到,可也看到了嘛!没有什么关系。”这顿年饭就这样成为他们友谊的象征。

  左权上任之时,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最艰苦的阶段。部队行军作战频繁,参谋部门的工作更是千头万绪,左权竭尽职守,与军团指战员一道,努力挽救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造成的不利形势。由于“左”倾机会主义顽固坚持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使许多应该打好的仗没有打好,个别的仗虽然打胜了,却不能挽救整个军事的被动局面,最后,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左权和红一军团指战员只得踏上茫茫长征路。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当聂荣臻把遵义会议的情况告诉左权时,左权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不住地说:“中国革命有救了,中国革命有希望了!”

  从此,红军迂回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之间,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把蒋介石和云、贵、川军阀拨弄得晕头转向。1935年5月,敌人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前有天堑,后有追兵,大渡河沿岸山势高耸,地形不利,红军处此狭长地带,若能抓紧时间渡过大渡河,则可将敌人的追兵远远地甩在身后,如耽搁时日,敌人形成包围,后果不堪设想。为迷惑当面之敌,左权奉命率领少量部队从泸沽出发向大树堡前进,发动佯攻,钳制和吸引对岸守敌,掩护红军主力部队在安顺场渡口抢渡大渡河。22日,左权指
 
 
挥佯攻部队大造声势,攻占越西县城,在城内到处张贴《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使敌人产生主力红军到来的假象。接着,出敌不意地率部急行军一百四十余里,追歼了从越西溃逃的敌人两个连,活捉了国民党越西县长,并一举攻占大树堡。从泸沽到大树堡,四百余里崎岖山路,左权率部一路斩关夺隘,仅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他们到达大树堡后即大摇大摆沿河勘察渡河地点,修工事,备粮,又召集民工大造竹筏木船,摆出北渡攻打富林的架势。四川军阀杨森上钩,急忙调兵遣将,前去堵截。红军主力乘机夺取泸定桥,浩浩荡荡通过泸定北上,将国民党追兵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不久,林彪调任红军大学校长,左权被任命为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红一军团在左权、聂荣臻率领下参加西征,打了许多好仗,尤其山城堡一仗,打出了威风。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自然震动了蒋介石。他急欲乘红军长途远征、部队疲乏、立足未稳之际进行一举歼灭,连电催促前方部队抓紧作战。可他哪里知道,尾随红军的“马家军”遭到过红军的打击,心有余悸,不敢放肆逼近;在陕北驻扎的东北军也吃过红军苦头,不愿意打内战,行动消极;只有从湖南回防陕西关中的蒋介石嫡系部队胡宗南第一军,立功心切,对红军穷追不舍。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追剿”计划,毛泽东、党中央决定集中三个方面军的主力打一个漂亮仗,以稳定和发展三大红军主力会合后的陕北新局面。

  战前,左权因与胡宗南以及他手下的两个师长丁德隆、李铁军都是黄埔一期同学,尤其是跟丁德隆,还是湖南同乡、大本营陆军讲武堂同学,便以同学名义给他们三人都写了信,劝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泯息内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左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殉国名将——左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