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 权 八路军恸失大将
|
朱总司令诗悼左权
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将领,周恩来称他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左权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左权牺牲,全军悲恸。朱总司令,诗悼忠魂: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生平
■他所在的讲武学堂并入黄埔军校 第一期,他被称为“黄埔新星”
■留苏四年多期间,他掌握了丰富的 军事理论,并与刘伯承结为好友
左权,原名左纪权,幼名自林,号叔仁,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县。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深受母亲坚强和勤劳的品质影响,形成了刚毅倔强的性格。他自幼聪慧过人,8岁读私塾,10岁便能写诗作对,14岁转入“北联高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他身背“毋忘‘五 七’国耻”标语,在村里谴责其卖国罪行。升入醴陵中学后,他在宋时轮介绍下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社,受到五四运动影响,决心外出追求进步。
1924年,左权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堂,同年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实际战斗。周恩来曾说:“左权同志的革命信念,便由此起。”11月间,他所在的讲武学堂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陈赓的引见下,他结识了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与组织和领导青年军人联合会,创办进步刊物,在广东革命政府东征的几次战役中有突出表现,被称为“黄埔新星”。1925年夏他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冬又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在那里,他与刘伯承相识并共同探讨革命问题和军事理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翌年秋,他们都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留苏四年多期间,左权博闻强识,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理论,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军事指挥员。
1930年6月回国后,左权先在上海与刘伯承一起翻译苏军条令,随后被派往闽西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此后,他担任过新十二军军长和新十五军的军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他在莫斯科学习期间,因不满一些过“左”的主张,被有些人诬称有“托派”倾向,使他一度因所谓政治问题被调到瑞金红军学校当军事教官,但他仍兢兢业业为党工作。1934年10月,左权作为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长征,途中参与指挥了四渡赤水河和飞夺泸定桥等战斗。到达陕北后,他代理红一军团长,率领这支中央红军的主力,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此后他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了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战役。1942年5月,日军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进犯,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后方机关突围时,被日寇的炮弹击中而壮烈牺牲,年仅37岁。
背景
■左权是党内难得的既有理论修养 又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和优秀指 挥员,虽然英年早逝,但仍留下了 众多出色的军事论著
左权是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由家乡到达广州,在那里选择了从军之路,并参加了共产党。尽管他在政治上经历过曲折坎坷,却如同他在自述中所写:“近17年来,从未离开过党一步,也没有在任何情况下动摇过,也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低过头。” 1931年及1933年,一些搞“左”的政策的领导人对他进行打击,左权被免职后仍坚信“真金不怕火炼”,努力工作,表现出了坚强的党性[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左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左 权 八路军恸失大将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
下一篇文章: 左权:谋深计远的军事奇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