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仅有18个,到1965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增加到49个,对此,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功不可没。
在外交部刚刚解密的1956—1960年外交档案中,输入“周恩来”三个字,可查出1762个档案,这些档案中保存着周恩来同外宾的谈话纪录、内部报告、文稿和批示等,内容涉及新中国战后重建国际关系中几乎所有重大问题。
通过对这些档案的梳理,不仅可见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政治事件,更可看到这位“人民的好总理 ”知晓适时进退的政治智慧和平衡全局的外交技巧。
同达赖三次谈话:成功劝返
1959年从西藏叛逃前3年,时年21岁的达赖喇嘛曾借出访印度参加佛教会议时,滞留印度一个多月不归。此次解密的外交档案,详细记录了1956年11月到12月末周恩来3次飞抵印度劝说达赖回国的谈话,并成功将其劝回。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亲自写信邀请达赖、班禅赴印度参加将在11月举行的释迦牟尼涅2500周年纪念大会。此前,西藏地区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生了叛乱,叛乱分子包围解放军,西藏局势复杂动荡。
当时一些藏独势力在印度聚集,有以阿乐群则为首的西藏逃亡叛乱分子,有来自美国的达赖大哥当彩活佛和二哥嘉乐顿珠,有以夏格巴等愿亲国外的西藏官员等。
中央驻藏外事帮办杨公素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1956年夏,印度邀请达赖、班禅参加释迦牟尼涅2500周年纪念大会。这使中央政府陷入两难,如同意,不得不考虑到达赖喇嘛在印度受到藏独势力的影响,如不同意,又势必引起达赖喇嘛和一些宗教人士对中央政府的不满。”
经过讨论,11月2日,周恩来电告达赖、班禅,是否出访由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决定”。
毛泽东在1956年11月15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分析达赖访印时指出:“要估计到达赖可能不回来,不仅不回来,而且天天骂娘,说‘共产党侵略西藏’等等,甚至在印度宣布西藏独立,他也可能指使上层反动分子来一个号召,大闹起来,要把我们轰走,而他自己却说他不在那里,不负责任,这种可能性,是从坏的方面着想。”
达赖抵达印度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和他的谈话中,强调西藏和中央政府签订的协议,承认西藏属于中国。但是尼赫鲁在谈话中却暗示如果中国超出了协议的范围,西藏有困难时,印度将帮助西藏。
最终,达赖的决定验证了毛泽东的分析。
1956年11月29日,在抵达印度访问的第一天,周恩来在完成了3场外事活动后,先后同达赖和班禅长谈4小时,这是两人之间的第一次谈话。贺龙副总理和驻印度大使潘自力陪同。
这次谈话中,达赖提出汉藏干部关系、他同班禅方面的关系、西藏地区的改革和留居国外的藏人等问题。并透露“藏独”势力对他的游说,让他感觉到混乱和紧张。
周恩来承认:“西藏的土改问题没搞好,引起了昌都地区的一些混乱,那里的改革是事先准备不好,搞起来后发生了叛乱。”周恩来许诺:“西藏包括昌都及前后藏3个地区的一切改革,都要得到你们的同意。”
11月30日晚,周恩来总理出席使馆酒会后,又特意在使馆宴请了达赖及其母亲、姐姐、两个哥哥和经师等人,向他们解释中央的方针政策,打消他们的顾虑。
1956年12月29日,周恩来在访问巴基斯坦后,再次飞抵印度,并于第二天和达赖进行了第二次谈话,此时达赖已经留在印度超过一个多月了。
周总理谈到,西藏已有人想利用达赖不在的机会,在那里搞叛乱,使达赖回去后不好处理。虽然此事已被中央发现,没有搞起来,但危险仍然存在。
对于西藏改革的问题,周恩来再次强调:“根据协议,西藏的领导人即达赖不同意是不进行改革的。现在毛主席要我告诉你,可以肯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根本不谈改革。”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达赖在谈话中把滞留原因推到了下属身上,他说:“现在主要是随行官员中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达赖表示将向主要随行官员传达周总理的谈话。
达赖在推脱,也在观望,看尼赫鲁会怎么承诺。对达赖的心思,周恩来洞若观火。1956年12月31日除夕夜,周恩来和尼赫鲁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谈话。
周恩来指出,达赖、班禅是印度邀请来的客人,可是他们到达之后,印度方面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尼赫鲁并不承认这些事,他的态度是两面的:一方面,美国策划“西藏独立”,同印度的想法相吻合;另一方面,他在外交上需要维持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对中国的反应不能无所顾忌。
面对周恩来严肃态度,他表白说,印度政府一向尊重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将注意外国间谍在噶伦堡的活动情况,达赖和班禅将由原路返回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