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正在一步步地加速流失,华夏、汉文化,这样的词在人们心中已经显得越来越淡。”这位发起人称,汉文化虽然从汉中市发起,但发扬它绝不是汉中市一个城市的事情;虽然这样的公祭活动在广泛宣传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该市的经济、旅游文化等发展,但更主要的,还是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汉文化的关注。
探讨 终极意义是重振汉唐雄风加快陕西发展
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学者张万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昨天在积极准备参加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前听到汉中网民策划公祭张骞这件事后,非常高兴。他对记者说:“汉代和唐代,不仅是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两个时期,而且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张骞出使西域,就极大地拓展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汉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和传播。
张万准委员据此认为:陕西是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周文化为源头的。周朝七八百年的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周文化,周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个我们在《尚书》、《诗经》里处处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视作管理科学,实际上我们的周文化中有好多理论,就是世界管理科学的鼻祖。
正是由于陕西有着深厚的周文化传统,所以张万准认为陕西人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中大体就形成了以下一些观念。 一是“忠恕”观念。所谓“忠恕”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换位思考。陕西要发展,不能光靠陕西人,要继承汉唐遗风,要开放,要吸引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人到陕西投资创业。二是“仁、义、礼、廉、耻”观念。仁者爱人,对于到陕西的创业者,要用仁人之心去欢迎对待他们。人家背井离乡到陕西来,就应该同情他们的处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义者,宜也,即行为准绳。就是行为合宜,顾全大局。对一个事业来说,义就是取财有道,就是见利思义,合理的分割利润,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不贪非分之财;礼,就是尊重别人,不欺生,不排外;廉,廉洁公正,洁身自好,不贪不纵不妄;耻,知耻之心。就是不做那些坑蒙拐骗,见不得人的事情。
三是道德法制观念。张万准分析认为:陕西人从总体上来说,道德观念比较强,为人比较传统。他称自己过去写过一篇短文《衣食住行新解》,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按理“民以食为天”,食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要求,那为什么把“衣”作为人的第一需要呢?对这个问题张万准的回答是:这恰恰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讲道德,知道羞耻。那么,人做事的“衣服”是什么呢?就是道德、法制。“我们陕西人就是穿着道德与法制的衣服去做事的。我这篇短文发表后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这就是我们陕西人的观念,讲道德、讲人品,讲究做事先做人。没有好的人品,不讲信用,不讲公共道德什么事也干不成!”张万准激动地说。“咱们现在就以陕西人的老榜样张骞为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西出大漠,茫茫万里,能不能归?何时能归?随时葬身大漠,谁敢往?张骞!这就是张骞,让汉朝走向西域,让汉朝了解西域,让西域了解汉朝,了解中华文明。所以,张骞是绚丽灿烂的,在张骞的身上,无疑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物质横流的今天,一些人已经习惯了金钱的魔力,在干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索取,甚至是贪婪的索取;面对张骞,不惭愧吗?”
最后在谈及此事的意义时张万准说:“尽管我们陕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要重振汉唐雄风,就是要学习继承张骞等先辈的遗风,学习他那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无所畏惧、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借着西部大开发的好形势,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祖先和历史。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