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灭金的1234年,到元朝北奔的1368年,统治中原一共134年,正好是清朝268年的一半(清兵入关1644年到清帝退位1912年)。如果把成吉思汗比做努尔哈赤,忽必烈比做康熙,那么元顺帝不仿比做光绪。
元顺帝统治元朝达35年,是元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蒙古统治中原的1/4和元朝的1/3),元朝许多重大事件,都是在元顺帝统治时期发生的,比如修辽宋金史、治理黄河等等。有关忽必烈以后的元朝的作品少之又少,因而人们对元顺帝了解不多。不过,我们看看《元史》,至少没有说元顺帝残暴,而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对他的评价是优柔寡断。从统治艺术上说,元顺帝可能是低能的,但绝说不上象商纣那样的暴君。对他的“劣迹”,不过是手工制作(有鲁班皇帝的雅号),还有就是西蕃僧做佛事的“十六天魔舞”,这可能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最新发现的资料表明,元顺帝是个天主教徒,因此汉族史学家的这个记述是否也象说天主教堂吃小孩一样只是一种误解呢?元顺帝宠爱的女人,只有一个奇皇后,我们从没有发现元顺帝还有其他女人的记述。而且奇皇后大权独揽,也不可能给元顺帝别的机会的。
当元顺帝怠于政事,奇皇后便企图迫使元顺帝禅位给自己的儿子,这或许是正确的。以后皇太子虽然未即位,也拥有了相当的权力,掌管天下兵马,只是天不饶人,元朝还是失去了中原的统治。由此我想到那个著名的《元顺帝的哀歌》,这或许真的表达了元顺帝那时的心声:
为四面八方的蒙古之众显耀、矜夸的我可爱的大都, 冬季御寒的我的巴尔哈孙, 夏季避暑的我的开平上都, 我的美丽的沙拉塔拉,…… 统失陷于汉家之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