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经常通过作品探讨女性社会地位的耶利内克是奥地利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不过她的作品在国内外的评价却不尽一样,在国外,她用文学语言对性别问题,社会中的性与暴力等主题的探讨有很高的声誉,而在国内,她却是个争议人物,尤其是她对当代奥地利社会问题,对伊拉克问题,对反犹主义等的态度。 (牛文怡)
■国内专家评价耶利内克及其作品,对《钢琴教师》均有深刻印象
她的小说描写女性心理非常大胆(耶利内克作品中文译者 宁瑛): 耶利内克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引起德语文坛注意的,她的小说对很多社会问题能够直率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翻译过她的《钢琴教师》,这部小说与她的其他小说有所不同,是一部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小说。可惜的是这部小说一直没有能够在国内出版,书稿至今还压在出版社。
《钢琴教师》描写女性心理非常大胆,从性心理的角度,刻画了人在现代社会中扭曲和变态的心理。我翻译这部小说时,国内的私人写作刚刚开始,这类小说在国内还不多见,所以,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另外,这部小说写一个钢琴女教师的生活,音乐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耶利内克学过音乐,所以,对音乐的描写是比较成功的。
德语作家在语言上受到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把语言当做对象。耶利内克在《钢琴教师》中也秉承了这个特点,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平铺直叙的写法,经常使用象征和比喻。这与她早期的作品是有一定差异的,她早期的小说表达主题和叙事的方式都比较直接。据我所知,耶利内克也写过一些戏剧,有些是德语世界比较重要的作品。
在生活中她也是比较反叛的(《世界文学》编辑部编辑杜新华):近年来,德语世界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她作品形式比较多样,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曾经写过诗歌、小说和剧本。她强调的文学观点是:思想和形式一起飞,不至于有一方坠落地面。
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获得过德语文学界重要的文学奖毕希纳奖。她的小说叙事冷静,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压抑和愤怒都隐藏在她冷静笔触之下。她的小说还非常注重心理刻画,像《钢琴教师》看起来很像心理小说。
另外,她的小说在性描写上非常大胆。据我所知,国内还没有出现过她小说的译本,大家可能了解一些的是《钢琴教师》,它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耶利内克个人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反叛的,2004年,她获得了莱辛批评奖,在获奖发言中她说:“人类的理性是没有意义的,是没有希望的?”
据我所知,她近年来的重要作品有小说《死者的孩子》(1997年)、《贪欲》(2000年),剧本《保重》(2000年)、《在阿尔卑斯山上》(2002年)。
■知名作品
根据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自传性质的小说《钢琴教师》改编的同名影片曾经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三项大奖。
《钢琴教师》:肉体覆盖精神的绝望
根据耶利内克半自传式小说改编,曾获2002年戛纳电影节三项大奖
当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还在猜测之中时,这位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就曾给予那年获奖的奥地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兹有力的支持,她说:“我几乎不知道还有其他人比他更应该得到这个奖……他把他生活的恐怖转化到了文学作品中。”谁料到两年后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的就是她自己。
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的《钢琴教师》(ThePianoTeacher)是匈牙利导演迈克·哈尼克(MichaelHaneke)的杰作,这部影片获得当年的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当年戛纳电影节最大赢家。这部由法国、奥地利合拍的130分钟的影片正是改编自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 linek)1983年的半自传式原著小说。
影片中,在维也纳音乐学校任教,40岁出头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与她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这个封闭保守、几乎与世隔绝的残缺家庭中,艾丽卡感到压抑苦闷,这种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她依靠偷窥和自我虐待来发泄性欲望,而一个学生对她的爱慕则改变了她的生活。肉体的痛苦暂时覆盖了精神的绝望,但最终艾丽卡还是以自残的方式惩罚了自己,给影片留下一个悲剧的尾巴。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曾经说过:“她那遭受压制的性欲在偷窥中得到发泄,她只是一个不能正常享受生命和欲望的女人。甚至连偷窥也是男人的特权:女人总是只能成为被看的对象,从来就不是主动观看的人。“
当问及为什么选择这部十年前问世的小说时,导演回答:“首先因为有人向我推荐了它。其次,这部作品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思辨和批判意识,已经超出了私人关系范畴。它能够引起如此多的联想,已绝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第三,因为这里有三个很有趣的人物。”影片大胆而疯狂的性描写无疑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