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际,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署名阿兰·里丁(ALANRIDING)的文章,对瑞典文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提出了质疑。
文章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往往出乎人们意料,公布时绝大部分人不会知道得奖者是何方神圣,而得奖者也许仅成名15分钟就会被人忘掉。瑞典文学院忽略了现代文学不少顶级大家,例如普鲁斯特和乔伊斯,还有一些名作家,一年又一年被视为问鼎该奖的有力人选,但每每落空。
文学院评审团的成员由年龄介乎51至86岁的语言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作家、翻译家及一名律师组成。对于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来说,要受到评审青睐,就要把他们的作品译成瑞典语。
当然,过去的得主中也有鼎鼎大名的,但得奖对他们重要吗?名声至今不衰的作家,如吉卜林、叶慈、肖伯纳、托马斯·曼、尤金·奥尼尔、威廉·福克纳及巴勃罗·聂鲁达等,都以作品闻名,而并不以得过诺贝尔奖闻名。
因此,诺贝尔文学奖价值何在?或许唯有奖金吧。今年的奖金是137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