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e >> 叶克飞 >> 正文

 

[组图]叶克飞:建筑是盛满了历史的容器

 

如今,这种针对成年人的发型和着装控制已不存在,但在中学里却愈演愈烈,打着“端正校风”的旗号干涉学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对“整齐”的迷恋、对权力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因中学生的心智并未成熟,缺乏反抗力量,因此被当成了供权力侵袭的“软柿子”——当然,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新一代自主性的加强,反抗之声已是此起彼伏。

通过控制发型体现权力,实现肉体和精神上的双层钳制,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最典型例子当属满清入关时的“留发不留头”。

满人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令。虽然此政策一度因为满人自身立足未稳、汉人强烈反对而被迫暂停,但当局势稳定后,满族统治者还是强势推行这一政策。此举引起了汉人的激烈反抗,甚至许多原本对改朝换代无动于衷的百姓也加入了抗争行列。因为在汉人看来,改朝换代日子照过,但汉族的发式衣冠被改,意味着华夏传统的沦丧,天下被胡虏所侵占。因此,尽管清廷不惜以“嘉定三屠”等屠城暴行恐吓民众,可反抗仍异常猛烈,尤其是人文传统深厚的江南地区,外表柔弱的知识分子积极组织民众抵抗,在乱世中一展风骨。但可惜的是,在暴力面前,一切已经无法逆转,三十多年后,汉服消失了,中国人穿上了长袍马褂,戴上瓜皮帽,脑后垂着一条无比屈辱的“猪尾巴”。

我一向认为,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统治最为严苛、思想和言论钳制最烈的朝代,也是最为堕落的朝代。即使是某些奴性深重者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也有无数惨烈文字狱。没有文化、没有传统的满人,以最为野蛮粗暴的手段摧毁士人风骨,提倡奴性。科技发展几近停顿,国门就此封闭,终于酿成了晚清时的种种耻辱。

如果我说如今的许多中学校长和学生家长一脑子“留发不留头”的遗毒,他们必然会否认,认为我是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扯到一起。但从动机和行为而言,二者真的有本质区别吗?都是规定他人发型,而且只准服从,不准反对,如有不从,立刻来硬的,只不过清朝统治者以屠城杀人为手段,如今的校长只能拿起剪刀胡剪一通罢了——这无非也是权力大小的差异,满清统治者有武力为凭仗,权力大于个体生命,而校长的权力只限于校内,并受法律约束。

反抗者的诉求在本质上来说也一样。当年的明朝遗民之所以为了衣冠发式不惜付出生命,求的无非是尊严,而如今人们对“强行剪发”的抨击,很大程度上也集中于“学生尊严受到侵害”这一点。

仅以广西这位副校长的行为为例,他在校内公然剪去学生头发,甚至还通过校园广播“召唤”师生围观,这种野蛮举措与文革时搞批斗游街何异?这压根不是教育,而是对学生的极大羞辱,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可笑的是,这位副校长表示学生中有不少留守儿童,缺乏管束,所以校方应当承担责任。但既然是留守儿童,原本就有与亲人见面少,心理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尤其是最易出现自我封闭,遭遇副校长的当众羞辱,恐怕只会让他们的心理出现更大问题。许多孩子误入歧途,起因就是逆反心理。从这一点来说,赞成“暴力剪发”的家长也无知到了极点,他们以为强行剪掉孩子头发,就能让孩子专注学业,却不知道二者之间压根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许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副校长的振振有词,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和控制欲作祟。在他看来,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都敌不过学校规定,因此他可以随意对学生进行侵犯,剥夺其个人权利。当被剪去头发的学生顶着一头不成型、如鸟窝般的乱发穿街过巷,被迫去理发店重新剪发时,他们的内心恐怕只有愤怒。甚至可以说,他们一辈子都会记得:在他们最注重个人形象的青春期,曾经被粗暴地剪了几下头发,只能顶着一头乱发,去面对老师同学和街上行人的目光与嘲笑。

即使没有被强行暴力剪发,而是选择乖乖听话,也不等于就保住了尊严。比如男生留板寸,因为每个人头型不同,未必都适合这种发型,若是恰好不适合,日后回望这段青春期,恐怕也会颇多遗憾。至于更早熟也更注重形象的女生,清一色的冬菇头,不但扼杀个性,也未必会美。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任何专制行为其实都是自身无能的一种体现,意味着无法以理性方式解决问题。校方的凡事一刀切,不但扼杀学生个性,也是不折不扣的懒政,是意图通过简单的方式解决学生差异。如果这种一刀切又以粗暴的形式呈现,那就更是有害无益。你今天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明天就会以简单粗暴来回应社会

 

 

上,在城市规划上,在文化上,我们都太随意,再就是那种求新求大的恶劣风气,确实影响极坏。

  很多名人故居已经面目全非。不过近年来不少城市将名人故居视为文化经济的一部分,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尽管出发点比较功利,但也有一些效果。比如天津五大道的小洋楼,遍布北洋名人的故居,如今都维护得极好,成为必去的景点。不过也因为“以用代保”的缘故,很多故居或作为民居使用,或租给商家,或给政府单位,内部很难跟旧时一样。不过我赞成“以用代保”,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合理也最流行的建筑保护办法。山东商报:您说,“建筑本就是盛满了历史的容器,这话我一直相信。”站在这些故居前,您通常的心情是怎样的?

  叶克飞:建筑本就是盛满了历史的容器:我在青岛长大,它的老城区为德国人所建,都是一个个欧式庭院。我每天放学都会在一个个院子里爬墙爬树,捉虫打鸟,那是我最美好的记忆。长大之后,又开始喜欢建筑,尤其是西式建筑。同时,我又特别喜欢民国史,而民国史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租界,比如上海的十里洋场,历史和西式建筑就这样被我联系在了一起。后来我开始四处寻找名人故居和一些曾经发生过历史事件的建筑,探寻建筑背后的故事,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我觉得,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观,也在于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不管是沧桑悲凉,还是美丽动人。比如青岛,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曾是当时中国的人文重镇,梁实秋、沈从文、闻一多等都曾在此客居。如果我们熟悉这段历史的脉络,熟悉背后的种种故事,我们也许就会明白什么才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环节。比如青岛当时的名家云集,其背后是大学的独立精神,是国立山东大学校长杨振声的兼容并包。这一切都可以观照现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叶克飞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叶克飞:建筑是盛满了历史的容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