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炎帝陵的史籍记载
|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前三门平列,中为午门,左右戟门,门内有丹墀。左右两廊叠树历代告祭文碑,墀上有台,中为御道,两旁三陛,上为行礼亭。亭上有小丹墀,丹墀上为正殿,中为御道,左右三陛,祭官升降由之。亭左右各有门,行礼后,礼官引祭官焚祝帛于陵,出左门,入右门。自正殿至午门各九陛,总长二十余丈,阔五丈,殿高三丈三尺。四周垣墙高一丈许,一律以白灰粉刷涂上红色。垣墙右有一总门出进。整座陵殿皆仿皇宫建筑,不但陵殿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建筑布局也较以前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乾隆至嘉庆近百年间,炎帝陵殿未作大的修葺。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诏置守陵户4名,发给食银14两,加强了对炎帝陵殿的管理。尔后酃县知县周仕魁、林愈蕃、麦连等相继进行过局部维修,建筑结构未作改变,基本上保持了雍正年间的原貌。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知县沈道宽深感上任五年,邑内连年丰收,政成物阜,民气和畅,遂谋重修炎帝陵殿之举。这次重修,除对陵殿进行修葺外,还修复了前代所建的飞香亭、味草亭等附属建筑,并在陵南龙爪石上新建咏丰台一座,在陵寝四周修筑了炎陵墓道。沈道宽亲笔题写了“飞香旧迹”,“味草遗踪”、“咏丰台”、“炎帝神农氏之墓道”等碑名,泐碑亭内,装饰一新。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由沈道宽主持、王开琢编纂的《炎陵志》刻本刊行,记述了这次重修炎帝陵的事迹。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建。重建工程自是年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8个月有余,炎帝陵殿和附属建筑全部修复一新,重建后的炎帝陵殿建制布局与雍正年间重建的基本相同,只是规模有所扩大。具体情况如下: 正殿:原宽四丈二尺,深三丈八尺,顶高三丈三尺。重建后宽五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顶高三丈九尺。 行礼亭:原宽三丈六尺七寸,深一丈六尺,重建后宽五丈四尺,深一丈八尺。 午门戟门:原共宽六丈五尺,重建后宽七丈二尺五寸。午门原高一丈九尺;重建后高二丈二尺。左右戟门原高一丈五尺,重建后高一丈七尺四寸。 寝门:原宽八尺二寸,高七尺二寸,重建后宽一丈,高九尺。 围墙:原长十六丈三尺,高五尺五寸,重建后长十七丈八尺,高六尺。 左右夹道:各宽七尺,并于左右小门处各新建一亭,连接殿栏,以蔽风雨。 左右朝房:各三间,原宽三丈一尺,深九尺四寸,高一丈八尺,重建后深一丈四尺八寸,高一丈九尺。 左右碑亭,原建甚为狭小,重建后改与朝房并列。御道两旁台阶改砌条石,中间三陛,白石镌龙,并沿阶添设石栏。所有建筑物均改覆琉璃瓦。 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与此同时,知县俞昌会延揽儒学之士,在道光八年《炎陵志》的基础上,调整卷目,重加类编,删除重复,增补新目,编纂了《(重修道光)炎陵志》,以记其事。 此后,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均未见史书有修葺的记载,但同治十二年版《酃县志》所载炎帝陵殿形制图,又与道光年间所建之陵殿有异,其间很有可能作过修葺而未入志。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屯驻陵侧,以致无法施工而作罢。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圮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是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元月31日春祭时,详细考察了炎陵殿宇的情况,以作修复计划。后来不知何故,修复计划未能实施。第四次是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军1938年犯湘,1939年秋,湖南省军民展开长沙会战,阻住日军攻势。 1940年日军犯西南,一时湘省无战事。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炎帝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关于炎帝陵的史籍记载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炎帝神农氏时代对和谐文化的贡献及其现代意义 |
下一篇文章: 炎帝文化与现代文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