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克:会师前后的红二、六军团
|
是没有认识的。有一天到总司令部开会,总部的领导人向我们指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指定刘伯承教我们打骑兵的战术。伯承同志来二方面军,向干部讲述了打骑兵及草地行军注意事项,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听他传授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直到现在仍有深刻印象。由于有对抗骑兵的精神准备和战术教育,后来几次遭到骑兵袭扰时,虽然不能消灭他们,但也没有吃亏。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36年9月1日走出草地,到达岷县的哈达铺。
记者:红二方面军到达哈达铺后,意味着红军三大主力基本上都转移到了陕甘地区。
萧克:是的,这时候红军三大主力都进至陕甘地区。蒋介石一面准备把胡宗南部由湖南迅速调到陕甘;一面命令位于定西、陕西和武山地区的第37军毛炳文部和位于天水、秦安和武都地区的第3军王均部,阻止红军会合;同时,强迫东北军和西北军执行他的“剿共”计划,进攻红军。
中央军委于9月拟定了一个战略计划,要求一方面军西出并南下,占领西兰大道以北海原、固原地区;二、四方面军兵分两路,四方面军为左路,占领岷州、武山等地区,继续向东向北,会同一方面军向定西、陕西及西兰大道进攻,吸引毛炳文部;二方面军为右路,东出甘南和陕西西南部,配合一、四方面军消灭毛炳文部,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并准备打击和消灭胡宗南部,进而逼蒋妥协,促进全国的抗日战争。
但由于张国焘按兵不动,错过战机,毛炳文部没能消灭,胡宗南先头部队也已调到了西北。中央军委于9月13日提出了在静宁、会宁地区打击胡宗南部的作战方案,要求二方面军在甘南和陕西积极活动,箝制和侧击胡宗南部,先敌北进,占领静宁、会宁、隆德、定西,以配合控制西兰大道的四方面军和南下的一方面军,夹击胡宗南。
9月间,二方面军的部队进到甘南岷州一带。这时,我因患肠胃炎,在后方休息。记得有一天,接朱德总司令电话,叫我到红军总司令部(设在岷州乡村中)去一趟。赶到后,总司令对我说:“西北局决定要打胡宗南,以便同一方面军会合。现在31军军长王树声病了,你到31军去当军长,打胡宗南。”
我是革命军人,习惯了服从命令,更何况是朱总司令亲自交代的,又是为了打胡宗南,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我从岷州前往漳县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报到,同行的还有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及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到漳县后,见到徐向前,他欢迎我来工作。这时张国焘也从总部来到前方,他一来就以家长方式命令部队自通渭、渭源、漳县地区西去,准备渡黄河,经青海翻祁连山,进入甘肃西部。朱德总司令从后方赶到漳县之三十里铺,建议召开西北局会议,坚持北上,但没能使张国焘转变。部队继续西进洮州。干部战士听说要过草地,极为不满。如9军军长孙玉清就愤愤地说:“天天向太阳落去的地方走!”不少人甚至离队,消极抵抗。
记者:后来是怎么扭转这一局势的呢?
萧克:到洮州又开西北局会议,朱德总司令说了四方面军不应西进,而应向北进的理由。徐向前也说:“鄂豫皖的老同志也不愿向西走了。”陈昌浩、傅钟、李卓然和我,都同意朱总的意见,一致要求北进。这样张国焘才不得不同意回头。但部队拉来拉去耽搁了时间,以致胡宗南、毛炳文、王均等部靠拢了。我这个军长,也因部队行动的辗转变化,直到10月20日,才在通渭赶到31军军部任职。
在此之前,一、四方面军于10月8日在会宁会师。红二方面军从甘南艰苦奋战,夺路前进,渡过渭河,通过西兰大道,于10月22日也在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有名的全国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宁的大会合。至此,我们完成了长征的伟大任务。(本文由解放军出版社董保存采访整理)
上一页 [1] [2]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萧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萧克:会师前后的红二、六军团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儒将萧克的脾气 |
下一篇文章: 肖克(190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