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上将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百战之身不失儒雅风范,千军之帅仍具书生意气。 萧克好读书,善思索,阅览过大量中外名著,即便在沙场运筹帷幄、指挥鏖战间隙,仍手不释卷。不仅如此,他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一个久历戎马的人,从事文学创作,似不可 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
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部被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上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出版了,作者萧克也从一个30岁的青年,变成了81岁的老人。
1991年的春天,84岁高龄的将军和当代作家刘白羽、路遥等一起走上了领奖台,《浴血罗霄》被评为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这是对作者本人及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部小说成书的奇特经历的褒扬。
谈起萧克创作《浴血罗霄》的背景,要从一本苏联小说《铁流》说起。西安事变后,萧克读了苏联小说《铁流》,书中讲述的俄国工农武装队伍的故事并塑造了英勇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萧克感慨万千:“我读完《铁流》,心里很不平静。我们经历的战争,远比《铁流》里写的要复杂得多,精彩得多。”他决心用自己的笔,来记下我军早年的辉煌业绩。经过构思,他决定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的成长历程为故事主线,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
创作过程非常艰苦。在那个年代,战争极其残酷,环境十分艰苦,萧克作为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公务繁重,客观情况不允许他有大块的时间去搞创作。于是,他就不断地在腹中编排故事情节,在七七事变前开始动笔。没有稿纸,萧克就用办公纸、书信纸;时间有限,他就利用夜间和其他可以利用的间隙写;资料缺乏,萧克就全靠自己的记忆。
有一天晚上,萧克正写得投入,爱人蹇先佛来了。那时他们的住地相距十几里山路,十天半月见一次面还得翻山越岭。蹇先佛一进门便急切地说:“孩子生病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寄养在湖南老乡家,结果死于日军细菌战。这第二个孩子刚满周岁,寄养在几百里外的晋察冀军区驻地。心急如焚的蹇先佛大喊了两遍,萧克竟没有听到,蹇先佛气得扭头就走。直到几天后,萧克到蹇先佛的住地,才知道这件事。
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萧克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奋笔疾书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在随后的四五年中,他先后做了三次大修改,多次小修改。让萧克和蹇先佛想不到的是,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小说手稿会给他们带来横祸。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那尘封了近20年的书稿被用作批判他的资料。小说稿被打印出来,装订成三册,“内部”传看,还附上“供批判用”的字样。“文革”时,萧克和他的小说又一次在劫难逃。为了批判他,造反派又将书稿拿去油印了数百册。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全国唯一一本还没正式出版就被印刷了两次的小说。
离休以后,萧克致力于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笔耕不辍,除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萧克诗稿》、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等书籍外,还出版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并被复旦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兼职教授。(文 · 陈坚 吴志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