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ao >> 萧克 >> 正文

 

萧克:77年三次望乡

54年后第一次回家乡,他走路不让人搀扶,并说:“我是回家,不是来视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回故乡
    在小街田村,很多人听着萧克的故事出生,很多人又听着萧克的故事长大,这其中也包括他的玄孙萧成浩。
    “老爷爷1927年离乡后,至今共回来三次,三次回乡,我都在场。”萧成浩有些自豪。
    1981年12月,萧克将军离家54年后第一次回来。车到村口,他让司机停了车,自己下车步行进村。他摘下帽子,走路不让人搀扶。他说,我是回家,不是来视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回故乡。他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的房子说,这是某家的,那是某家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他向前来迎接的村民打招呼,用方言大声说:“你们好,大家都好哇!”
    那天吃中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是南瓜稀饭就酸青菜。他教导亲属:“在下面好好做,虽然很辛苦,但有饭吃。”他还走到村里的水井旁看了看井说:“这样的井,水不行,要改造。”临走时,他在墙上题了一首《还乡吟》:“离家半纪经百战,至今耄耋始还乡。全村老小倾家出,季子归来无锦裳。”以做训诫。
    牵线搭,三位香港实业家捐资25万元,建成了小街田希望小学,家乡孩子上学再不用跑远路了
    1988年,萧克将军第二次回家乡,这一次,他召集村民在一块空地上开了个会,号召大家:“要勤劳,把事情做好,地种好……”他还专程来到县图书馆,询问图书阅览工作和文化建设情况。
    萧克将军第三次回故乡,是参加湘南起义7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老爷爷已90岁高龄,但他还关心着家乡的经济和文教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他叮嘱本地干部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并捐赠了万余册图书给嘉禾县图书馆,图书整整摆满了五六个大书架,医药卫生、交通运输、环境科学、安全科学……什么书都有。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立了‘萧克捐书专藏室’。”
    萧成浩说,老爷爷看到家乡孩子上学难,就多方牵线搭。结果,三位香港实业家捐资25万元,建成了小街田希望小学。现在,孩子们上学再不用跑很远了。小街田村有好几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有一个,还考上了博士生。
    对自己的亲属要求十分严格,亲戚当兵不走后门,“不能坏了规矩”
    在小街田村,萧克的故居至今保留着。萧成浩介绍,这座老房子是萧家三弟兄参加革命前居住的地方,现在由萧克大哥的孙子居住和看护。萧克的大哥是农会领袖,因为萧克和二哥萧克允参加了红军,大哥被白匪杀害。萧克允曾任鄂东南红军第三师参谋长,1933年在湖北通城与白匪作战时牺牲。
    萧克关心家乡的发展,但对自己的亲属,要求十分严格。萧成浩透露,有一年,萧克将军侄孙媳妇的大女儿想当兵,体检时个头矮了一点儿,传话给萧克的儿子,请求帮忙,但等到的答复是:“如果老爷子知道,是不会让走后门儿的,我们不能坏了规矩。”
    老将军爱吃家乡的茶油与狗肉,还鼓励嘉禾要多养猪,发展养殖业
    每年生日,嘉禾县委、县政府都会发电报向萧克老将军祝寿,逢年过节,有时还会登门拜见。萧老对家乡人非常热情,每次县里来人,他都要仔细询问嘉禾的情况,并对家乡的经济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经常对我们说,嘉禾要多养猪!”嘉禾县委副书记李志勇多次到老将军家里做客,对老将军情况非常熟悉。他说,萧克将军出身贫寒,在农村生活多年,所以一直有“富人要读书,穷人要养猪”的思想,他多次强调,嘉禾一定要发扬传统产业,把养殖业搞好。
    萧克将军非常喜欢吃家乡的茶油与狗肉,每次去北京看望他,嘉禾县委的领导都会带上一些土特产。李志勇说:“老将军现在住在医院,不能接见任何人,今年过完年后,我们还要代表嘉禾人民去看望他,并希望他健康长寿。”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萧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萧克:77年三次望乡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