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危机。先是韩信攻齐地,接着是龙且军团被韩信全部歼灭,彭越又南下切断项羽军粮道。项羽被迫第二次从成皋前线回来平定彭越之乱。彭越这次出兵,占了十七座城(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羽费了好大力气才攻下外黄。由于攻占外黄伤亡颇多,项羽占领外黄后,曾下令杀戮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乃东行击陈留、外黄,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但是,这件事却被外黄县令一位幕僚的十三岁小孩子制止了。此事说来真怪,这位十三岁的小娃娃,对项羽说:彭越势力大,外黄抗不住,只能暂时投降彭越,等待大王。现在大王来了,又要将满城的男人杀光。如果这样干,整个外黄以东的这十几座城,都不敢降项王了(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
项羽听了这位十三岁小孩子的话,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把原来准备屠杀的外黄男人全放了(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
这事一传开,从外黄到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十几座城立即都归顺了项羽,项羽迅速平定了彭越占领的梁地(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王安石《范增二首》的第二首说:
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鄛,居鄛,即今安徽桐城。范增是居鄛人,故称其为“鄛人”。
这首诗说:范增七十多岁,号称多奇计,实际上他是在为汉王刘邦驱赶百姓。谁说他可以在项羽的军队中称为“亚父”?真应当把远远胜过范增的外黄县令门客的孩子当做项羽的谋士。
这首诗讽刺范增自称多奇计,实际上并没有为项羽提过什么好建议。这位十三岁的外黄少年,就胜过范增。
可见项羽的暴虐虽出自本性,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能够用正确的策略来引导他的人。范增虽然是项羽的谋士,但是,并没有完成规劝项羽的任务。所以,王安石写诗讽刺范增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但是,此时已是汉四年的冬十月,离项羽最后败亡已为期不远。如果项羽能够早一点认识到迷信武力是一大过失,可能不会失败得那么惨。
综上所述,项羽的政治幼稚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对手缺乏认识;
二是错杀义帝,使自己陷于政治上的被动;
三是迷信武力,不讲政治。
但是,上述三点只是项羽政治幼稚的三个方面,此外,其政治幼稚还有其他的表现;上面所讲只是项羽政治上失败的部分原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一原因给项羽带来了一系列的厄运,直接导致了项羽的失败。那么,这一原因是什么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