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ang >> 项羽 >> 正文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1) 霸王出世

立陈婴为王,建立一支与众不同、头裹青巾为标志、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特殊军队——苍头军。

  但是,陈婴的母亲不同意。陈母说:自从我嫁到你们陈家,就从来没有听说你家的祖先有大富大贵的人。如今突然称王,恐怕不吉利。不如找个名家归附在人家名下,事成了可以封侯,事砸了也容易逃,不至于被人指名道姓地通缉。

  自古以来,对造反的人实行的都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因为历来都是法不治众。陈母就是要陈婴当个“不问”的胁从,不要当“必办”的首恶。这和刘邦刚刚起兵时的情况一样,萧何、曹参等人在秦朝时都比刘邦官位高,但是,一旦起义造反,他们都不敢当头,害怕成为首恶。只有胆大的刘邦敢于当这个头,不怕“世所指名”。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世所指名”,就是匪首。

  陈婴听了母亲的话就不敢为王。不做匪首,这是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陈婴要把这支队伍交给谁来带领,就不是一个人之常情的问题,而是受一种观念的支配。他对下属说:项氏世世为将,在楚国非常有名;如果我们想起兵反秦,非项氏来领导这支队伍不行。我们要是能依靠项氏这样的名门大族,一定能够灭亡秦国。陈婴的建议得到了东阳起义军的赞同。所以,陈婴就率领这支两万多人的军队投靠了项梁、项羽。

  陈婴的建议能够得到起义军大多数人的认同,说明当时多数人都认可项氏,项氏家族在楚地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这是项羽的重要政治资本,也是项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末大起义中还有一位受过秦朝黥刑的勇将——英布,因为他受过黥刑(脸上刺字),故亦称黥布。黥布因触犯秦法而被罚至骊山做苦工,便纠集了一些囚徒,逃出来当了强盗。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也乘势起兵,并且在陈婴归属项梁之后也归属了项梁。项梁战死之后他成了项羽的部下,成为项羽手下最勇猛的将军。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时,黥布因为战功居所有将领之首而被封为九江王。

  黥布在起兵后归属项梁,与陈婴归属项梁一样,也是因为项氏世世为楚将,名声极大。

  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六国的遗老、官僚及普通百姓,对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政权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恋心态。六国旧政权的幸存者,实际上成为了与秦朝中央政府抗衡的一支主要力量。

陈婴、黥布归依的不仅是名门望族项氏,而且是自战国以来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范增议立楚怀王

  项梁响应陈涉起兵反秦,使楚地迅速成为天下反秦势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但是,树大招风。秦朝大将章邯在击败了攻入函谷关的陈胜部将周文之后,率兵首先攻打楚地的反秦武装。陈胜、吴广接连被杀。

  陈胜战死之后,项梁成为楚地反秦武装的核心人物。项梁在得知陈胜战死的确切消息之后,召集楚地各路反秦武装开会,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刘邦也来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

  七十岁的范增对项梁说,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陈胜败固当)。秦灭六国,最亏的是楚国(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楚怀王误入秦国,最终没有返回故国,楚国百姓至今都非常怀念怀王(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陈胜率先起义,没有立楚王的后代,而是自己称王,所以不可能支撑多久(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如今,这么多起兵的人都争着归属你,是因为项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能够重立楚王的后人为楚王(今君起江东,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范增的建议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烽烟四起的反秦初期,立战国时期楚王的后人为楚王,对当时的楚地老百姓确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秦朝灭亡之后,如何处理在反秦斗争中重新称王的六国君王后裔,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敏感的政治问题:继续保持他们的王位,等于拱手将推翻暴秦的胜利果实送给他人,这是任何一个胜利者都很难办到的事;而废弃他们在反秦初期确立的王位,则非常容易引来政治对手的攻击,成为政治上的一大败笔。谁做了推翻暴秦的盟主,谁就捧上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项羽就是因为在秦亡之后未能处理好项氏在反秦初期自己拥立的楚王,而被刘邦扣上 “弑君”的罪名,在政治上极其被动,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从范增参加项氏军团到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范增返乡为止,范增为项羽出的关键性计谋并不多,特别是在政治、军事的关键时刻,范增的确没有提过什么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议。但是,无论如何,范增是项羽集团唯一的谋士,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智囊人物。

  痛失叔父当自强

  项梁从东阿起兵,指挥楚军连续击败章邯军(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又杀了秦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太守李由(项羽等又斩李由),项梁因此便骄傲起来,更不把秦军放在眼里(益轻秦,有骄色)。项梁手下的幕僚告诫项梁不要骄傲,但是,接连到来的胜利已经冲昏了项梁的头脑,逆耳之言已经听不进去了。

  连续战败的章邯却得到秦王朝的增兵(秦果悉起兵益章邯),章邯的兵力大增之后,一举在山东定陶大败项梁,项梁兵败被杀(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项梁之死对项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挫折。新立的楚王夺了项梁的余部,亲自带领;而让刘邦继续单独带兵。项羽的地位在项梁战死之后,受到一定的轻视。


  但是,项梁的战死也给项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项梁在世之日,于公,项羽是项梁的副将;于私,项梁是项羽的叔叔。因此,项羽始终生活在项梁的光环之中。

  项梁的过早下世,将项羽抛向秦末大起义的烽火之中,给了项羽又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项梁战败身亡激发了项羽更强的复仇心理,他最终击败秦军主力,率领四十万大军开进关中。但是,秦朝的覆亡却开启了一个群雄争夺天下的混战局面。项羽在这场混战中能否像推翻暴秦统治一样表现出色呢?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项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1) 霸王出世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刘邦“不爱钱财”的性格侧面
    项羽与商纣
    刘邦称王后,是如何除掉七个王的
    无赖刘邦逼死霸王项羽夺得天下的6大要
    司马辽太郎眼中的项羽与刘邦
    评价刘邦生平事迹
    刘邦大风歌的最新考证
    刘邦和项羽
    真实的刘邦:还流氓一个清白
    项羽一夜坑杀20万人 司马迁夸大了?
    人物简介 项羽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8) 霸王别姬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9) 四面楚歌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解读项羽
    《项羽本纪》 项羽简介
    千古悲歌——霸王别“姬”
    从项羽的悲剧看军事家必备的政治素质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7) 自毁长城
    西楚霸王项羽故居宿迁
    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 -- 秦亡後之群雄
    "霸王"项羽战死地点成争论热点 并非乌
    《千古帝王事之“项羽”》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之争议
    《霸王出世》 王立群
    肉身阎罗王,“大英雄”项羽真实面目
    千古之谜:项羽为何放掉敌手刘邦的妻
    《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王立群主讲
    读《项羽本纪》
    不是自刎: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历史真相
    遥望项羽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2) 项羽入关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3) 鸿 门 宴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4) 西楚霸王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5) 生死决战
    掀起项羽的盖头来
    项羽坑杀20万秦军之谜:民间遗址未被
    秦陵地宫被盗传说:早光顾的是项羽
    “三秦”项羽史缘谈:不仅是英雄,还
    霸王兵败 皆为“情”累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
    毛泽东谈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难捧大力神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6) 荥阳会战
    千古绝妙一把火:项羽怎么了
    易中天:项羽之死
    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要屡屡保护刘邦?
    江东子弟有余哀,君王卷土可重来?--
    一个准确预言了项羽必然失败的老女人
    项羽的毛病
    项羽之死
    项羽本纪第七
    《项羽之死》课本剧
    项羽本纪赞
    专家称项羽并非自刎乌江 民间传说不可
    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韩信都曾是手下,项羽为何还是丢
    《项羽本纪》译文
    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专家遥感追寻项羽最后行踪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