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绝代书圣王羲之
|
为东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故宅也。”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至于迁徙原因,一直未有记载。俗话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在我的眼前,始终有一个高大的身影,他迎着呼啸的北风,定定的,眺望着北方,那莽莽苍苍的群山,遮住了他的视线,却挡不住他心潮澎湃地思念家乡. 王羲之的伯父王翼,王导,都是书法大家,几位堂兄也个个是书法好手。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王羲之耳濡目染,自然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七岁,他就开始学书法,启蒙老师很厉害,就是他的伯父和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夫人。 卢梭曾经阐述过成功人士的一大特质,那就是忘却自我,“只有在忘掉自我时才更韵味无穷地进行默思和遐想。” 王羲之少年时才智并不出众,“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但他能坚持勤思苦练。在寂寞的锤炼里,孕育了他独特的心境、气质和纳天地通百家的胸怀。 在研究汉字美学方面的营构方面,从来没有谁能像王先生那样专一,痴迷,将每个字当作每一个动人的乐符来弹拨,当作每一幅绚丽的图画来描绘。 每天,他都长时间地练习书法,即便在休息的时候,也在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一边手随心想,一边在衣襟上勾勾划划,天长日久,把衣襟都划破了。 在家中的一个水池边,年少的王羲之时常独自习字,他从池里取水研墨、洗笔和刷砚,长年累月下来,竟使一池清水为之变黑。孤独使他变得那样纯粹,那样敏锐,如同经历千万次过滤与净化的泉源。 在今王羲之故宅仍有“墨池”遗迹,“临池”也成为习字的一个代称。 黄山谷认为: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有一次王羲之在书房里专心练字,书僮给他送去他平时最喜欢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吃饭,但王羲之连头也不抬。书僮没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亲自来劝他吃饭,不料当王夫人到书房时,却见王羲之手里 正拿着一个蘸着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看到王羲之学书如此刻苦、书艺长进神速,作为启蒙老师的卫夫人十分高兴,甚至不无妒忌地预言,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很高的成就,自己在书法上的名望恐怕也要为他所掩了。其实,自古,性痴者志必凝,艺痴者技必精。在卫夫人的心里,一定闪现出荀子的精辟论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一天清晨,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在绍兴游历山水风光.突然,王羲之发现岸边有一群鹅,正不慌不忙地踱着方步呢.他不觉十分喜爱,便询问附近的道士,请求将这些白鹅卖给自己.道士回答:右军大人想要,倒不困难,只须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就不在话下. 王羲之欣然而应.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 “书法换白鹅”的故事. 后来这部《黄庭经》被称当作“右军正书第二”,又被称作《换鹅帖》。该帖的宋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白的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就引用了这个典故。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观蛟龙。执着的王羲之常常伫立水边,观鹅而沉思,从鹅身上揣摩、研究书法的道理,终于形成了著名的 “王羲之手式”:食指高钩,如鹅头那样昂然微曲;拇指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无名指内钩,抵住笔管的下端;小指紧贴无名指——运笔时,宛如白鹅两掌齐力,清波微漾,以神驭气,以气运力,贯注笔尖,曼妙自然,如行云流水。 拳要打,字要写,百炼成钢。 为了练好书法,王羲之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不畏艰难,拓下各种碑刻,以积累大量的书法资料.他的书房,院子,都放着桌子与凳子,摆好文房四宝,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他就马上写到纸上,凝神苦思,每每寝寝忘食. 还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字样雕刻.那人用刀削木板时,竟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笔记印到木板上,有三分之深,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就是成语 “入木三分”的由来. 踏着他人的脚印走到尽头,也难以留下自己清晰的足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界的开阔,王羲之不再满足于— 碑—帖的借鉴和一二位师长的指导,他要博采众长,形成一己之风。在详察古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王羲之改变了晋代以前平板匀整的篆、隶书法,创造了飘逸潇洒的行书,骨力刚健的楷书、神采飞扬的草书这三种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的字体。 从来,文人墨客身后能留下脍炙人口的故事,王羲之更是如此。《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记载:郗鉴(时任太尉)派门生往王府选婿,王府子弟均刻意保持矜持,唯独王羲之在东床上袒腹而卧,边啃烧饼,边比划着写字.门生回报,郗鉴沉思片刻,便认为他是最合的人选,便决定将女儿郗浚嫁给他。女婿后来便因此而被称作“东床”。 王羲之还以自己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亲身体会教导同样爱好书法艺术的儿子王献之。 相传,王献之开始临摹父亲的书法时,便问父亲可有什么秘诀。而王羲之却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只水缸对他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当你把这十八缸水写完时,自然就知道秘诀在哪里了。 王献之遵从父训,天天从缸里取水磨墨习字,几年下来,这十八缸水果真被他用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的书法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最终创造出结构微妙、字体秀丽的“今草”,也成为一代大家,与乃父齐名,并称“二王”,又称“小圣”。 “不要问花开多少,自然有春风做主。”王羲之的字越到晚年越好,越炉火纯青。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羲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绝代书圣王羲之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王羲之学书》的译文 |
下一篇文章: 王羲之墨迹本行书美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