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奥朗德当政成果
“在欧盟问题上,新政府保持了和前任政府的政策连续性。萨科齐面对欧盟做出的承诺,新总统也将继续秉持其方向。新政策出台仅仅六七个月之后便去评判它的成效还是有些太早,我觉得至少要等这些政策连续实施一年、一年半以后才可以开始对其作出相对客观些的判断。”
税收政策是否是法国发展障碍
“之前大家听到的一些关于税收举措的比较激烈的言辞,主要是出于选战需要。各位也知道,去年五月法国是举行了总统选举。在选战期间,税收肯定是一个特别热门敏感的话题。现在选战早已尘埃落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
对萨科奇的评价
“我认识萨科奇总统好多年了,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便相识了,他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个特别有活力的人、具有改革的能力,有决断力,这些我非常欣赏。面对危机的时候,他是一个挺身而出的领导。他的领导风范便是他的力量所在。”
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芮成钢写了一本《虚无之间》,宁波晚报有连载。时断时续读来,还有点意思。其中谈及英语学习,有些道理。摘录于此,供参考:
中国人热衷学英语已经热衷了几十年,整体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就个体而言,依然被各种难题困扰。
就我个人感受,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途径是背诵,特别是初学者。我们小时候都背过唐诗宋词、经典美文,其中的句式、措辞、节奏,对一个人的语言应用水准、表达习惯有着深远影响。“三人行必有我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拿来就用,出口成章。同样,英语的佳句名篇也要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时间长了它们将融人你自己的语感体系。
父亲对外国文学情有独钟。他给我买过很多文学名著的连环画和中文版简读本,莎士比亚、福尔摩斯,以及《一千零一夜》、《双城记》、《月亮宝石》、《月亮与六便士》、《复活》……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些故事陪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长大以后,自己读英文简写版,又逐渐过渡到英文原版。莎士比亚、培根、罗素的文章,很多都可以大段背诵。比如“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演员”,在面向外国人做即兴演讲时,常常可以作为装模作样若有所思的结尾。
在外交学院念书的时候,我看了原版的《傲慢与偏见》,并牢牢记住了书中第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 ,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是一个世人通晓的共识:一个有钱的单身汉一定想娶个好老婆。它的引申义大概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这个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的句式引起了我的兴趣,自然而然背了下来。后来我写文章时经常借用这个句式,长的从句显得很有气势,而且便于开门见山地引出主题。
有一次我在班上介绍了这个经验,于是在英语考试中,很多人都用它作为文章的开头。在英语学习初期,背诵和套用句式的确是一种很奏效的方法。
另一个学好英语的要义,是把英语当成工具,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想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再纠结于某个单词的拼写或某种语法的释义,因为那并不重要。
我有一位英语启蒙老师,他教过我短短一年,对我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老师出身于旧上海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学博士,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耳鼻喉科专家之一,与戴笠、周恩来都有很好的私交。母亲毕业于名校。家中兄弟姐妹9个,他最小。自幼享受汽车洋房,接受西式教育。上世纪60年代曾到新疆插队,后来辗转到合肥。他个子很高,仪表堂堂,样子颇似猫王。我有点儿怕许老师,他让我背书,要求很严格,达不到标准便拉下脸来,我曾经有几次故意踢完球不换袜子,把他熏得不得不提前下课。
许老师每周来两三次。我刚上初一,仅有的英语基础就是小学课本里学过的几个基本单词,他用的却是英文原版教材:Essential English(基础英语)、English for Today(今日英语),以及当时风行全球的英国灵格风语言学院(Linguaphone Group)出品的老唱片。
教材都是影印版,封底写着“内部交流”,当时可以在一些外文书店买到。里面没有一个汉字,对我来说像天书一样难懂。塑料唱片则是厚厚一摞,我用家里那部老式唱机一片一片地放来听,跟着念,练就了一口浓重的英式腔。
许老师其实有很多学生,但他的教学方法只在我身上明显奏效,大概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化学反应”。从这些教材和唱片里,我了解到很多故事,故事中承载着思想,而我喜欢有思想的内容。比如罗素在散文《三种激情》(Three passions)中,以深刻的感悟和敏锐的目光,分析了人生中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忧患的同情。从这篇文章中,我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即使20年后重温,依然有温故知新的感觉。
它给我的启发是:学英语,并非学习语言本身,而是把它当做一门工具,利用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主动地收获快乐。很多人学英语的顺序是先背单词,再学语法,最后串成句子乃至文章。其实错了,一开始我们就应该着眼于句子、文章,了解它在表达什么,再通过大量的积累去总结单词和语法的使用规律。
那时,上海电视台每周六晚上播放的英文原版电影是我的“周末大餐”。我总是等到父母睡着以后再偷偷把电视打开,音量调到最小,然后用收音机接收电视伴音信号,放在耳边听,一边听一边录下来。现在想想,条件挺艰苦,但当时觉得很好玩。
我曾经怀着青春期的躁动在课堂上偷偷看拿掉了外封的原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老师发现了走过来,看到是一本砖头那么厚的英语书,便一脸欣慰地说:“接着看吧。”高中毕业时,大学英语六级的考题对我已没有任何难度,我甚至半玩半学地读完了毛姆的《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当做自己的“心灵鸡汤”,很多句子都能倒背如流。莎士比亚作品中我最喜欢《第十二夜》,多年以后写给女朋友的情书中仍在引用其中的诗篇: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我要用柳枝筑成一座小屋,夜夜到府中访问我的灵魂。)
考进外交学院以后,我告诫自己山外有山。这所大学里最不缺的就是状元,何况我这个状元多少有些误打误撞的成分。但在英语方面,我似乎没有任何障碍,这并不完全是自我感觉。比如,在大一、大二两年,我们的课程以英语为主,对我而言非常轻松。所有的问题,早在初中时期,就已经得到解决。大三以后,我主修的国际经济专业因为兴办不久,本校师资不足,于是聘请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授课。这一点令我占了莫大的“便宜”,因为老师所讲内容我在课堂上就能听得很明白,不必像其他同学一样,先录下来,回去以后再一边查字典一边慢慢消化。
我有一些同学,很想突击学好英语,对自己提出严格量化的要求,譬如每天吃几个馒头,背多少单词。我还听说有人在床头贴小纸条,以“超过芮成钢”自勉。我倒认为从理论上讲,能说好中文的人就能说好英语,否则就是方法问题。既然学语言的根本是学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式,就要把自己浸染在文化的环境里,要“生活和呼吸英语”,光拿出吃馒头的劲儿不行。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