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芮成钢谈英语学习
|
而我对某些以考研、出国、升职为名开办英语课的机构的做法并不完全赞同,甚至觉得是在利用国人学英语的热情误导他们。首先功利思想是学英语进程中的最大阻碍,不以兴趣为前提,就不可能深入持久地学习下去,一再刷新纪录的托福、GRE、雅思高分,背后却是综合应用能力的缺失。而且,因为大家都学会了应试,整体成绩水涨船高,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困难,你并不能比过去更容易地获得留学资格。 关于兴趣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功利思想所起到的反作用,我还可以引用一些其他领域的旁证。 一次我在荷兰遇见荷兰皇家艺术科学院的院长Robbert Dijkgraaf,他很快就要赴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作为举世瞩目的学术圣地,与这所研究院相关联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发明原子弹的奥本海默二战之后长期任院长职务;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哥德尔是终身研究员;电影《美丽心灵》的传主约翰•纳什在这里取得博士学位,他在经济博弈论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为他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20世纪的中国,华罗庚、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等世界级的中国科学家都与这里发生过密切的联系。 对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非凡才能的学术研究者,这所成立近百年的了不起的机构为他们提供最优厚的待遇和最宽松自由的氛围。 Dijkgraaf院长告诉我,他们请来的科学家拥有全世界功能最好的大脑,但看起来个个神经兮兮,歇斯底里,研究院不给他们任何方向和指标上的压力,随便玩儿,绝对发散。往往就在“随便玩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弄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发明创造。相反,如果给科学研究扣上功利主义的帽子,很难出现人类发展进程中突破性的成果,只顾完成五年计划、赶英超美的,谁还有心思坐在树下琢磨一个掉下来的苹果呢? 在荷兰,我还拜访了知名化工企业帝斯曼(DSM),他们的两个产品让我非常惊讶。一种是同等直径下强度超过钢材15倍的迪尼玛(Dyneema)聚乙烯纤维,用它制成拇指粗的缆绳,便可以在海上拉动万吨巨轮。另一种是完全不反光的玻璃,不仅不反光,也不反射任何能量,擦干净以后完全隐形。 帝斯曼有一个研发部门,公司每年拨给他们超过5000万欧元的预算,允许他们自主进行任何探索性试验,怎么折腾都可以。刚刚提到的两种产品,就是在这种思维不受禁锢的环境中被“偶然”发现。一个研究员家里买了几幅名画,用玻璃画框装裱起来,玻璃的反光总是很影响观赏效果,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最后鼓捣出了这种既避免画作被污损,又不影响观赏效果的“隐形玻璃”。迪尼玛纤维则是一次失败的实验的副产品,没有达成预期目标的化学实验,却生成了这种拽不开拉不断的玩意儿…… 对不起扯远了,我只是想证明当我们怀着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可能会有“效果”,却很难获得“成果”。如果只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那么每当你需要表达的时候,嘴里蹦出来的一定是书上那几个例句,所说非所想,言不由衷。比如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普及英语,而有些人的水平仍然停留在“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的层面上,接下来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真正能够用英语深刻而准确地表达思想的人并不多,而这才是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我在耶鲁遇见过一个中国女孩,GRE接近满分,却被学校勒令退学,理由是“缺乏最基本的沟通能力”。 节目组的化妆师对我说起过他的苦恼:想学英语,但总是记不住单词。我问他喜欢做什么,他说就喜欢本职工作,化妆、吹风、做头发。他刚刚花了1000多美元买了一个意大利的吹风机。我说:“今天你回家,把说明书认真从头看到尾,就能记住好多词。那些你不感兴趣的词,背多少遍也没用。” 电视台一位老师的孩子迷恋篮球,我从美国带了一套NBA球星卡给他,很快他就记住了卡背面所有的单词。还有一位老师的孩子喜欢电子游戏,我送他一套英文攻关秘籍,没过多久他就背了下来,魔法笤帚、变速精灵……这些连我都不知道的生僻词语已经完全难不倒他。让孩子们知道学好英文,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多一个维度去了解,他们的兴趣会浓厚得多。 当今世界最新、最准确的信息绝大多数以英语形式呈现。除了满足兴趣爱好,英语还是一个整合资源的利器。作为媒体人,我可以通过网络和书报杂志掌握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节目中随意应用。 学英语不能依靠孤立地背单词、学语法,首先是汲取文化和思想,同时学习语言,反过来又因为熟悉了语言而见识更多的文化和思想。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乐趣,也使你眼中的世界更加开阔。古语云“兼听则明”,英语于我而言,就是打开了一扇“兼听”的大门。 “疯狂英语”一度疯狂,将中国人引入一个英语学习的误区:发音准确的英语才是好的英语。其实语言讲求的是质量,质量取决于讲话的内容,而内容包括遣词造句、知识结构、思想深度等。上文中提到过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以及我后来采访过的很多政要,他们的英语口音浓重,不乏语法错误,但仍然博得人们的尊重,这就是言之有物、内容为王。 我从小自诩英文超好,听说读写样样在行,第一次面对国际化竞争是在1998年,受到极大震动。作为当年“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亚军,我同时获得了“伦敦国际演讲比赛”的参赛资格,由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提供机票赞助。我这个合肥人从来没坐过飞机,没想到第一次就要飞10个小时。我姐姐不放心,专门从美国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怎么办登机牌。我乘坐的波音747-400人很少,我坐第一排,座位很宽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芮成钢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芮成钢谈英语学习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芮成钢专访巴菲特 |
下一篇文章: 芮成钢回应加入美国籍传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