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椟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
乾隆六次下江南, 每次必游木椟。第一次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 第二次乾隆二十二年, 第三次乾隆二十七年, 第四次乾隆三十年, 第五次乾隆四十五年, 第六次乾隆四十九年。至今,木椟仍保存有许多与乾隆相关的遗迹遗物和民间传说。 乾隆与御码头、御碑亭
虹饮山房门前是御码头和御碑亭。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天,乾隆首次南巡,御舟经过运河,转胥江,折入香溪,在此舍舟登岸。乾隆喜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处,必赋诗题字。当他见到这条山塘古道幽奇古绝,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七律一首:“平楼春日驻姑苏,为问民风岂自娱。艳舞新歌翻觉闹。老扶幼挚远物趋,周咨岁计云秋有,旋察官方道弊无,入耳信疑还个半,可诚万众庆恬愉”。后来,这首七律被当地官员镌刻于碑,置于亭内,与对面的明代怡泉亭两相映照,成为古镇一大景观。
乾隆与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他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椟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有一次,看戏看得高兴,还亲自登台,舞剑助兴,这倒真有点与民同乐了。
乾隆与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前身是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诗选家沈德潜归隐的寓所。园中一株广玉兰,相传是乾隆下江南时,夜宿沈宅所栽。历经风雨,依然茁壮成长,屹立不倒,真有几分皇家气派。
乾隆与《姑苏繁华图》
《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此图绘于公元1759年,由吴县监生徐扬创作。乾隆第一次南巡到苏州,徐扬就献过画,讨得了皇上欢心,将他带往京都,人充画院。《姑苏繁华图》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木椟)、一城(苏州)、一街(山塘)的景观,其中木椟部分约占全卷的二分之一。画面上水运繁忙,米行、绸庄、银楼、当铺等,颇有《清明上河图》的一番神韵,正应验了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椟。” (灵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