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皇帝--"文治武功"
|
乾隆皇帝弘历天资聪颖,性格刚强,勤奋好学,几十年如一日,因而不仅能善理国政,指挥征战,并且学识渊博,武艺高超,诗、文、书、画、语言兼长,著作等身,这一切又为他勤理国政,创造文治武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乾隆有很高的语言资赋,精通满文汉文。为了完成用兵准、回,两征金川,安定西藏的宏伟事业,他自乾隆八年以后,即诵习蒙古及乾隆《秋景写字图》西番字经典,一直持续50余年,研讨不停。他又学习回语(维吾尔语)和唐古特语(藏语),从而成为当时罕有的通晓满、汉、蒙、维、藏及安多(藏语的四川西北部方言)等多种语言文字的语言学者。这对他的治政用兵起了很大作用。史称其与番酋会见时,能用番语交谈,重译朝见,告语如一家。
乾隆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造诣较高,长期书写画画不倦,内而北京皇宫,外而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无不握笔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他可算是题字遍天下、流传千百年的书法家。现将其在巡幸江陵时题写的两副匾联录写于下:
龙潭行宫:
揽胜龙潭
冈峦萦绕桑麻富
洲渚参差桨通
明陵:
开基定制
勘乱安民得统正还符汉祖
立纲陈纪遗模远更胜唐宗
乾隆《御制文集》
乾隆著有大量文赋,仅编成的《御制文集》就有三集,共1350余篇。这些文章固然有不少是逢场作戏敷衍成篇的,但也有许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比如,他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写了一篇《御制喇嘛说》,现引录几句:
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达赖、班禅),各部蒙古一心以归之,兴黄教即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元朝之曲庇谄敬番僧也。
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毕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制签以定。
全文不过700余字,却讲明了清政府兴黄教即安众蒙古的基本政策,以及创立金奔巴瓶制的原因和意义,文字不多,论证有力,逻辑严密,确是佳作。
乾隆吟写的诗数量更大,其御制诗有5集,434卷,收诗41800余首,还有当太上皇时的《御制诗余集》,收诗750首,他当皇子时的《乐善堂全集》,也载了大量的诗,总计其诗约有5万首,数量之多,历史上还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他可算是我国作诗最多的诗人。
乾隆《御制诗集》
乾隆的诗,与其文赋一样,有不少是应时之作,水平不高。比如,他南巡时游览江宁、苏州、杭州、扬州的名胜古迹,写了许多诗,其中不少是应兴即景,随手涂鸦,千篇一律。像在南京写的《曲水用谢惠连韵即效其体》:
乐游古名苑,闻在城东郭。
过已寻曲水,饯春余修薄。
怀古缅觞咏,征今只泉壑。
行漏促归辔,烟林噪午爵。
这类诗,无论是内容、思想和艺术,都没有可取之处,只能落入下乘。但是,总的来看,乾隆的诗,很多是纪实之作,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政治含义,或述某事某制,或言己之政见,或为争取汉人名流学者,或臧否人物评论史事,从政治、历史角度看,还是颇有价值的。他自己便曾多次讲述诗要有所为而作,不能竞尚浮华,徒以藻缋为工。他于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九日为此下达专谕说:朕所作诗文,皆关政教,大而考镜得失,小而廑念民依,无不归于纪实。御制(诗)集具在,试随手披阅,有一连十数首内专属寻常流览吟风弄月浮泛之词,而于政治民生毫无关涉者乎?
乾隆此言,大体上还是符合实际的,他的诗记述了军、政、财、文、外交、民族等各个方面的情形。比如,赈灾蠲赋:
《御制降旨分别蠲免河南开封等府州属正赋及带征积欠钱粮志事诗》(乾隆五十年五月):
河南五百里驰邮,将谓甘雨被豫州。
披阅乃覆奏谕旨,弗增慰念仍增愁。
驰折以月之廿九,此沾霈彼未蒙庥(xiū)。
昨为卫辉虽蠲赋,不无邻郡向隅忧。
因命方伯查详悉,兹乃一一陈厥由。
十分之三或其五,二府正赋免课收。
及予缓征之旧欠,视灾轻重次第酬。
俾我穷黎少苏息,祁优霖被补种秋。
从来救灾无善政,尽予心力勤咨诹。
乾隆手书《表忠观诗轴》
又如乾隆五十一年三月闻安徽太湖县唐家山民以黑米充饥而写的《御制志事诗》:
草根与树皮,穷民御灾计。
敢信赈恤周,遂乃无其事。
兹接安抚奏,灾黎荷天赐。
挖蕨聊糊口,得米出不意。
磨粉搀以粟,煮食充饥致。
得千余石多,而非村居地。
县令分给民,不无少接济。
并呈其米样,煮食亲尝试。
嗟我民食兹,我食先坠泪。
乾坤德好生,既感既滋愧。
愧感之不胜,遑忍称为瑞。
邮寄诸皇子,令皆知此味。
孙曾元永识,爱民悉予志。
乾隆御书《妙法莲华经》
乾隆还写了不少描述十全武功的诗句,比如,二十三年十一月,当他得知定边将军兆惠被回部大小和卓围困于叶尔羌城外的黑水营时,写下了五言长诗一首,以记其事,赞扬将帅士卒的英勇,表示要予以记功行赏。其诗是:
我军取乌什,酋长款复献。
元戎乘良机,率众直前进。
怎奈隆冬时,枯草经蹂躏。
从此马不肥,奚堪供斫阵。
况临彼巢穴,螳臂孤奋注。
借一诱我军,万骑逞驱趁。
我师才千余,鼓勇无退寸。
桥圮度四百,忠义人争劝。
杀贼至千余,矢尽接短刃。
涉淖退保营,相持城下顿。
壮士遴七人,星驰两致信。
舒赫德留守,诸回静以镇。
羽檄催后师,继进其飚迅。
毕齐阿克苏,赴援雪深恨。夷考兵以来,曾无遭挫韧。
此番客主殊,不幸致事偾。
兆惠称轻敌,请罪诚不吝。
此非退缩比,谁逆料利钝。
乾隆皇帝绘《多禄图》终能寡胜众,允由效忠荩。
奚忍更加罪,褒嘉章服晋。
诸臣诸军士,行赏以功论。
昼夜促后军,直前金鼓振。
欲借士敌忾,仰冀天助顺。
捷音共春来,平回鸿绩建。
这些诗就其音韵格律而言,水平是不高的,有的简直谈不上是诗,但其表述的内容,还是不贫乏的,体现了乾隆勤政爱民的精神,记述了一些可贵的事实,就此而论,这些诗还可算是中上之作。
当然,乾隆再聪明再勤奋,也不可能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写出5万首诗和1000余篇文章,他之所以能如此的多产,是因为有一些文人学者为其捉刀或润色。有些诗,他只是写了一二句,谓之诗片,就叫人誊写补齐,有的诗文则口授其意令人代作,像大学士刘统勋、刘纶、于敏中(状元)、协办大学士汪由敦、礼部侍郎沈德潜、内阁学士钱陈群等大诗人、大学者、书画名家,皆系乾隆之得力词臣。
军机章京、大学者赵翼亦曾参与其事,对皇上之才学极为赞佩,对此写道:上圣学高深,才思敏赡,为古今所未有。御制诗文如神龙行空,瞬息万里。或作书,或作画,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皆用硃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学者,用折纸楷写之,谓之诗片。余直军机时,见诗片乃汪文端(汪由敦)、刘文正(刘统勋)所书,其后刘文定(刘纶)继之。由诗片抄入诗本,则内监之职。迨于文襄(于敏中)供奉,并诗本亦手自缮写矣。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
原礼亲王昭梿亦于《啸亭杂录》卷一中颂扬乾隆写诗之多学识渊博说:纯庙天纵聪睿,揽读渊博,每一诗出,会儒臣注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然多有翻撷万卷莫能解者,然后乾隆举出其出处,以搏一笑,诸臣莫不佩服。
乾隆还喜欢赏鉴字画古玩,且有很高的水平。昭梿十分称赞乾隆鉴识之精及其非常珍视珍贵书籍字画。昭梿说:乾隆赏鉴书画最精。有一次,他寻获宋刻《后汉书》及《九家杜注》,十分爱惜,命宫廷画家写御容于其上。觅得《岳氏五经》,特为它修建五经萃室以贮存。他喜欢马和的《园风图》,历时数十年方才找全,特别将它藏于学诗楼。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乾隆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乾隆皇帝--"文治武功"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乾隆皇帝是不是雍正皇帝的亲生儿子呢? |
下一篇文章: 北京三千年——乾隆皇帝寿高89岁的秘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