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u >> 瞿秋白 >> 正文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16

>,以及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二位俄国同志纽曼、洛卓莫娃。
  李维汉担任会议主席。他代表常委报告了会议酝酿和筹备的经过;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并向到会同

志说明,为了防止意外,会议只能开一天,发言要扼要。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罗明纳兹作报告。他首先指出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说:“中

国共产党的指导错得太远了。不召集此会来纠正则C·P·将不成其为C·P·了。”然后,他就告党员书

案的主要内容作了长篇发言,其内容包括:阶级斗争和国民革命;工人问题;农民问题;对国民党的关系

问题;对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由于他的报告很长,而且他讲一段,瞿秋白替他翻译一段,几乎用完了上

午的全部时间。
  午饭后,代表们就罗明纳兹的报告进行讨论。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李子芳、

彭公达、瞿秋白相继发表了意见。一致表示拥护国际代表的报告,同意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都着重揭发和

批评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机会主义领导的错误。毛泽东在发言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著名论断。瞿秋白对告党员书案提出几点补充意见:(1)在国民革命和阶级斗争中,对小资产阶级

的态度,党只看到其上层领袖,而没有看见群众,以后仍然要与小资产阶级联合,但不能采取过去的态度

;(2)我们党团太无作用;(3)应明确我党对国民党的态度,并反对第三党的主张;(4)要造成工农

民权独裁制,以真正国民党的旗帜为号召,等等。
  讨论以后,国际代表作结论。他就鲍罗廷、罗易、维金斯基的错误问题,领导机关的工人成份问题、

目前形势的估计问题和民族革命中的几个矛盾问题,发表了结论性的意见。随后,瞿秋白宣读告党员书,

代表们原则上一致通过,并决定由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三人组织委员会进行文字修改。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由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党的新任务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

只有我们包办国民党或国民党消灭我们这两条路。过去,党的领导机关犯了错误,现在党不能再以退让手

段来争得民权,是要以革命方法来争得民权。过去当我们能够包办国民党的时候,中央不允许我们包办,

觉得只要利用某打某便可以得到一点民权,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宜了。在武汉政府反动时,7月13日我党的

宣言是新政策的开始,内容是很坚决的。八一南昌起义,我党走向新的方针。现在主要的是从土地革命中

造出新的力量来,我们的军队则完全是帮助土地革命的。瞿秋白在报告中还指出,土地革命已进到最高点

,要以我们的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农民要求暴动,各地还有许多的武装。有这样好的机会,这样多的力

量,我们必须点燃这爆发的火线,造成土地革命。在此种情形之下,我们的策略是进行独立的工农阶级斗

争,老实不客气的我们要包办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因此,今后(一)更要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他们

还戴着一个民权的假面具,我们要宣布他们是假的国民党;(二)要注意群众,团结真正的左派;(三)

在革命中组织临时的革命政府。此外,瞿秋白在报告中,还提出如何做国民党的工作,团结国民党左派;

开展兵运工作等问题。
  瞿秋白在报告后,又一一宣读了《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最近农民斗争议决案》、《党的组织议

决案》,并逐一进行讨论。在讨论后,瞿秋白又作了结论性的发言。在关于农民斗争议决案的发言中,他

再次强调指出,要号召农民暴动,要实现耕者有其田,革命政府可以在土地革命中得着生命,党的第六次

代表大会应讨论并决定一个农民问题的纲领,等等。
  会议一致通过了上述议决案。
  会议的最后议程是选举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当选政治局委员九人:瞿秋白、苏兆征、向忠发、罗亦

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七人: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

、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虽然不是一次正式的中

央全会,但它在实质上执行了中央全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职权。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

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决定在广大区域中发

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且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

争直接联系起来,从而给党和人民指出了正确的革命斗争道路。因此,完全可以说:“八七会议是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反机会主义斗争的新纪元。”①
  八七会议以坚定的革命方针,振奋的战斗精神,重新团聚了受到严重创伤而显得散乱的队伍,扭转党

员和群众中弥漫的悲观主义情绪,从而拯救了党,拯救了革命。蔡和森说:“我们绝对不要忘记‘八七’

以后之伟大的效果。北方有好些同志说:‘假若新方针迟来一月,我们都散了。’这不仅北方为然,全国

莫不如此,尤其在两湖、上海及广东。我们仗着新方针,不仅挽回了工农群众的恐慌和悲观,而且兴奋了

广大范围内几百几千万的群众,继续不断的发展工农革命的高潮,一直向苏维埃政权走。”“我们在新方

针之下不仅重新团结了党员群众,而且领导广大的工农群众到新的革命高潮上来,这是值得我们自夸的。

”②
  --------
  ①瞿秋白:《中国革命与共产党》(1928年4月)。
  ②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1927年9月)。

  八七会议不仅解决了许多紧迫而关键的方向问题,而且树立了一种光明正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瞿秋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16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