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白,即齐桓公,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齐国人.
他和公子纠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 叔牙逃往莒国。不久,齐国发生大乱,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另外立了国君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第二年,大臣们 又杀了新君,齐国一时无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 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 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到齐国去。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鲍叔牙将他救治后,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 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齐桓公后来被鲍叔牙说服,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了周釐王的命令,通知各国诸侯到齐国西南边境上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这时候,齐桓公的威望还不高。发出通知以后,一共只来了宋、陈、蔡、邾四个国家。还有几个诸侯国,像鲁、卫、曹、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等国,想瞧瞧风头再说,没有来。在北杏会议上,大家公推齐桓公当盟主,订立了盟约。盟约上主要的是三条:一是尊重天子,扶助王室;二是抵御别的部落,不让他们进入中原;第三是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就这样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即春秋时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公子小白,即齐桓公,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和公子纠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 叔牙逃往莒国。不久,齐国发生大乱,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另外立了国君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第二年,大臣们 又杀了新君,齐国一时无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 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 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到齐国去。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鲍叔牙将他救治后,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 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齐桓公后来被鲍叔牙说服,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了周釐王的命令,通知各国诸侯到齐国西南边境上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这时候,齐桓公的威望还不高。发出通知以后,一共只来了宋、陈、蔡、邾四个国家。还有几个诸侯国,像鲁、卫、曹、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等国,想瞧瞧风头再说,没有来。在北杏会议上,大家公推齐桓公当盟主,订立了盟约。盟约上主要的是三条:一是尊重天子,扶助王室;二是抵御别的部落,不让他们进入中原;第三是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就这样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即春秋时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春秋称霸
齐桓公依靠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国强兵壮,他觉得称霸的时机已到。在当上国君的第五年(公元前六八一年),他对管仲说: "现在咱们兵强马壮,可以会合诸侯了吧?"管仲说:"如今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和晋国,都拥有强过我国的实力,可他们都没有能够称雄于世。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他们只知扩张疆士对周王室却不尊崇,更不懂得借用天王名义号令天下的好处。您如今用‘尊王攘夷’相号召,就会在诸侯中树立威望。" 管仲说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时至高无上的地位,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蛮、夷、戎等部族对中原的侵害。齐桓公听管仲这么一说,便问:"那该怎样做呢?”管仲回答说:"宋国刚经过内乱,至今各国诸侯还没有承认宋国新君的地位。而周厘王刚刚即位,我们不妨遣使前去周室一来去朝贺,二来请天王下令,让诸侯承认宋君的君位。只要天王同意,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召集诸侯了。"齐桓公便依计行事,派使臣朝见周厘王胡齐。 周厘王刚即位,见强大的齐国前来贺喜,心里说不出多高兴。前面讲过。因为到春秋时代,许多诸侯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就把召集诸侯承认宋国君位这件事,派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得到天王的授权,便通知各国诸侯,本年三月初一在齐国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大会诸侯,共同确认宋国君位。 宋国的君位为什么要得到确定呢?因为宋国大将南宫长万打死了原来的国君宋闵公,并立宋闵公的堂弟公子游为国君。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逃亡国外,后来他联络国内各大族,把公子游杀死。赶走南宫长万,身任国君,这便是宋桓公。 管仲就借着宋桓公刚即位,需要诸侯确认这个机会,让齐桓公打着天王的旗号,会盟诸侯,当上霸主。 会期临近,宋桓公早早就来了,对齐桓公发起这次会盟表示感谢。第二天,陈国、郑国、蔡国的诸侯也陆续到了,但是到了二月最后一天其他诸侯还没有来。齐桓公对管仲说:"诸侯没有来齐。改个日期吧:"管仲说:"第一次会合诸侯,怎能再改日期?‘三人威众’,现在已经来了四国可以开会了。" 三月初一,大会按时举行。五国诸侯会面叙礼毕。齐桓公说:"我奉了天王的命令。会盟各位,一起商量 怎样扶助王室。今天这个大会,得先推选一位盟主来主持大事,请大家公议。"这时,几位诸侯交头接耳议论开了,因为宋国以前还算有些实力,可现在连宋君的君位还要靠各国来确定。怎么能当盟主呢?正在为难,陈宣公起来说:"天王把会合诸侯的使命交给了齐侯,齐侯为盟主是顺理成章的事,就由齐侯当盟主吧。"各诸侯都表示赞同。齐桓公谦让一番;就顺势地坐到盟主的位置上去了。他率领大家先向台上虚设的天王的座位行礼如仪,然后宣读了盟约。盟约约定,尊重王室,扶助弱小国家,共同抵御夷狄入侵;还写明若是哪一个国家违背了盟约,其它各国要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它。对盟约的内容。各国诸侯都表示同意,歌血为誓。接着,管仲走上台来,对大家说:"鲁、卫、郑、曹四国不听天王命令,不来参加大会,这是对天主的不忠,应该讨其不敬之罪。"齐桓公接着说:"敝国力量不足。请各位多多帮忙。"陈、蔡、邾三君齐声说:"一定照办。"只有宋桓公一声不吭。 宋桓公回到住地,对大夫戴叔皮说:"齐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