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肆意地烘烤着大地,记者乘车从刘秀墓往东南而行,翻过邙山,大约走了十几公里,一堵残存的古城墙进入了视野。长约百米的城墙横亘在茂盛的玉米地里,顶上长满了杂草,裸露的断面千疮百孔,我穿过玉米地走过去,生机勃勃的青纱帐下,原本扎脚的麦茬灰黄残破,脚踩上去很松软了。 孟津县文化旅游局的王延辉告诉记者,这是汉魏洛阳城的遗址。眼前的一切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就是当年东汉王朝的国都!在刘秀的年代,这玉米地里是辉煌雄伟的宫殿,是热闹繁华的街市,冠盖如云,人流如织。站在古城墙上远望,这大片的玉米地,1900多年前,有规模庞大、学生多达3万人的太学,有张衡创制地动仪、浑天仪的灵台,王充在这里写作了伟大的《论衡》,蔡伦在这里造出了人类第一批纸。 当时的洛阳不仅是国内最大的商业都市,而且是一个国际丝绸贸易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在这里生活:“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刘秀开创的东汉时期,无疑是洛阳最辉煌的岁月,而眼前的玉米地,让人无限感伤。而日后洛阳的这些繁荣与衰落,是昆阳大战后困在南阳的刘秀所想像不到的。为全身避祸的刘秀,白天强颜欢笑,晚上泪湿枕席,有人说刘秀是中国古代最懂得“忍术”的皇帝,在大哥刘縯被谋杀后的日子里,刘秀苦苦地忍耐,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 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天下形势仍纷乱不堪,刘秀争取到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刘玄命刘秀以大司马身份,“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当时河北形势纷繁复杂,各种武装林立,刘秀依照冯异“理冤结,布惠泽”和邓禹“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的建议,“所过郡县,考察官吏,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争得了各阶层民众以及一些地方实力派的支持,逐渐形成了建立政权的基础力量。先拿下河北做立身之本,逐步夺取天下,是刘秀的如意算盘。 但刘秀刚刚在河北找到点感觉,王郎在邯郸称帝,势力盛极一时,兵微将寡、羽毛未丰的刘秀被逼得四处奔逃,“趣驾南辕,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处境艰危,几度陷于绝地。但刘秀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他的所作所为,让人们看到了天下安定的希望,众多英雄纷纷投奔,如今在刘秀祠二十八宿馆内供奉的云台大将,这个时候大都归附了刘秀,这些人个个能征惯战,智勇双全,带领自己的部队效忠刘秀,刘秀才在河北站稳了,组织力量一举消灭王郎势力,扫除占领河北的最大障碍。 公元25年6月,在众将的极力拥戴劝进下,刘秀即皇帝位于鄗城,年号建武,正式建立了东汉王朝,这一年,他年仅31岁。此后刘秀随即派大司马吴汉统军十余万,渡河围攻洛阳,并亲至河阳坐镇指挥。他采取政治诱降策略,终使洛阳30万人不战而降。进入洛阳城的刘秀宣布定都于此,此后数百年,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不久,定都长安的更始帝政权被赤眉军打败,忌贤妒能的刘玄死于军中。刘秀先后派邓禹、冯异与赤眉作战。冯异诱敌于崤底,取得大捷,迫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秀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刘秀不愧是民间传说最多的皇帝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