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调到少奇同志办公室工作不久,很快就随少奇同志投入到非常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
在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并确定了以少奇同志为首的起草八大《政治报告》的班子。不久,这个班子就开始工作了,而其中最忙、责任最大、担子最重的自然是少奇同志。
他在着手起草报告期间,那本来就没有规律的生活就更被打乱了。他博览了各种有关的资料,找了许多有关的人士谈话,征求意见,进行调查研究。据我们的工作日记记载,他约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谈话先后达几十人次。动笔以后,他的身心简直就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连轴转。那时,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他能吃好、睡好,但是在他开动了脑筋,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写作中去的时候,即使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早已摆好,甚至热了又热,即使明明知道他已很长时间没有合一下眼皮,该休息片刻了,但谁也不敢去打扰他。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他的思想、他的智慧、他的情感已全部凝聚于笔端,全部倾注于政治报告的起草之中。我们谁还敢、而且谁还忍心去打断他那像黄河一泻千里、奔腾不息的思绪!每当这时,我们只能把对他身体的担心变成一种祈祷,由衷地祝愿他身心永远那样健康,精力永远那样充沛!
在这期间,我们工作人员的精神也很紧张,只要少奇同志在办公室里,我们就不能离开。吃饭时,互相从食堂带点来;解手时,得来回小跑。他写出几页,就叫我马上送到机要室打印。他习惯随写、随修改、随打印,然后再作修改。一个问题或一个章节写完后,还要随时送给毛主席审阅。
当时,少奇同志负责起草《政治报告》,周总理负责起草《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所以在此期间,他们互相来往较多。他们经常互相提供材料、交流思想。有时碰头开个小会,有时通电话谈个问题,通报点情况。
特别是周总理,他的作息时间和少奇同志比较一致,所以经常午夜两三点钟以后还打来电话,问我们少奇同志休息了没有。有一次两点多钟,总理打电话问:“少奇同志还在办公室吗?”我回答:“他刚进卧室。”总理知道少奇同志进卧室后有坐在床上继续看东西的习惯,便对我说:“我和富春同志马上去一下。”我立即报告了少奇同志,他说:“就请总理他们到这里(指卧室)来吧。”
总理下车后,一边疾步走着,一边还借着灯光拿着材料看。在上楼梯时,跟在总理后面的富春同志看见总理还那样专心看手中的材料,便提醒总理:“你要看楼梯,不要看文件了。”总理回头朝富春同志一笑,说:“没关系,我的眼睛比你的眼睛还好。”
我把总理和富春同志直接领到了少奇同志的卧室。这时,少奇同志正在床上坐着看东西。他们见面后,没说半句客套话,直接开门见山地谈问题。我急忙要去搬椅子,卫士也准备去沏茶,但总理一伸手,拦住我们说,“不用了,不用了,很快就说完了。”说着总理就近坐在少奇同志午休用的躺椅上,富春同志坐在放衣服的凳子上。
工夫不大,总理他们谈话结束了,先后下到一楼。走在前面的富春同志迷失了方向,本该向右拐,出大门,可他却向左走,进了卫士值班室。卫士以为去找他们,马上立正问富春同志有什么事。富春同志一看不对,笑着说:“啊,我走错门了。”这时,总理也下来了,富春同志回头一本正经地对总理说:“糟糕,我迷失方向了。”总理听后哈哈大笑,并风趣地说:“今天打破你的常规了,通常这时正是你做梦的时候,来,我做你的向导。”
总理和富春同志的汽车沙沙的飞驰声划破中南海宁静的夜空远去了,而少奇同志和总理亲密无间的友情及总理那爽朗的笑声却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有一个星期天,少奇同志要约一位部长谈政治报告的事。我请电话局总机的话务员帮助找那位部长,话务员回答我:“他家里说他去看戏了。”我将此事报告少奇同志,他说:“那也得请他来一下。”时间不长,那位部长急匆匆赶到了少奇同志的办公室。少奇同志看见那位部长神色紧张,便亲切地说:“对不起,今天没有让你看完戏。”那位部长也连声道歉:“让少奇同志久等了。”
1956年的盛夏,北京酷热难熬。《政治报告》的起草工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为了更加集中精力把报告写好,我们随少奇同志来到了北戴河海滨。
夏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