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在林区采访时,有机会了解到刘少奇同志一九六一年视察东北林区的一些情况。许多干部和工人要求我们把它写出来,在报纸上发表。为此,我们访问了一些有关的同志,查阅了一些资料,写成这篇通讯。
那是一九六一年的夏天,七月二十日。
小兴安岭的林海松涛,在霏霏细雨中,奏出幽静、和谐的乐曲。森林小火车欢快地鸣叫几声,开进带岭车站。月台上挤满了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双双翘首张望的眼睛,一齐投向那绿色车厢的窗口。
“刘主席来了!”
“刘主席视察我们的工作来了!”
国家主席来到林区的消息,迅速传遍青山翠谷,林区工人、干部们感到亲切,受到鼓舞。
刘少奇同志在大小兴安岭度过了三十几个日夜。他在这次视察中,对我国林业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意见,至今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
刘少奇同志进入小兴安岭林区以后,白天深入林场,观察生产操作,同工人群众交谈,晚间召开工人、干部座谈会,听取汇报,研究问题。他从小兴安岭到完达山,再到大兴安岭,通过实地调查,深切感到林区采育比例失调,育林跟不上采伐,欠账越来越多,森林资源浪费很大。他一再明确地指出,要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七月二十四日,他到黑龙江省丰林林业局视察。由于下雨,加上森铁线路不好,小火车在中途停顿了一会儿。随行的同志下车用生长锥在一棵红松上取出标本:一棵直径二十多厘米的红松,竟整整生长了一百五十年。少奇同志看完同志们的工作,回到车上点燃一支香烟,沉思起来……一次,少奇同志在带岭林业实验局的山场上观看伐树。工人工程师孟昭贵和青年助手王沛凤在现场作业。
只听油锯“嗡——嗡——”响了两三分钟,一棵粗大的红松便倒下了。少奇同志和孟昭贵、王沛凤同志握过手后,仔细察看了伐根。从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年轮,他知道,这棵伐掉的红松,已经生长了二百多年。
少奇同志在伐区里走走、停停、看看。他一会儿用手抚摸着幼小的松树,一会儿抬头望着那参天的松林。
他语重心长地对陪同的林业部领导同志说:“百年之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的红松林啊!我们这一代人采光了,下一代怎么办?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接着,他再三嘱咐林业部的领导同志:“砍了树应该很快地栽起来。砍了就栽上是我们的根本方针,而且栽起来的要比原有的多。我国森林资源很少,我们这一代人不要把森林搞光了。搞光了,我们死后都是要受审判的。”
以后,他在绥佳线、牡佳线的沿途,看到了大面积的天然更新林,有的长得很好。这些靠铁路沿线的林区,早先曾经过帝俄和日伪掠夺式的“拔大毛”采伐,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进行了封山育林,树木又长起来,有几百万公顷。少奇同志进一步指出:采伐迹地更新,无非是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两种,两者应当结合起来。各林业局应该总结一下造林更新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天然更新,封山育林,路子是宽广的。人工更新要在地势优越的地方搞,把劳动力投到收益大、收益快、交通方便的地方。
为了解决林区采育比例失调的问题,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少奇同志处处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
有一次,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林业局,刘少奇同志专门召开了工人座谈会。会上,有一位工人的发言引起他很大的兴趣。这个工人建议,林区可划出一些林地,国家给盖点房子,建立营林村。营林村可以有三户、五户或十户、二十户,对一定数量的林地实行包栽、包管、包护。营林村培育的木材由林业局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不准私自出售。为了使营林村的工人和家属长期扎根,国家可以给他们点荒地种粮食,给点自留地种蔬菜,配备一定数量的小农具和牲畜,这对加速林业的发展可能会有作用。少奇同志对这位工人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即让工人们讨论这个办法行不行。大家都非常赞成。回到哈尔滨时,他又亲自找当时的林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罗玉川同志交换意见,并指示做好试点工作。这一年的十一月初,党中央批准了林业部党组关于开展营林村试点工作的报告。到一九六六年初,东北、内蒙古林区已建成七百多个营林村。这些营林村,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满足各方需要
长冬无夏的大小兴安岭,七、八月份天气虽然比较热了,但早晚温差很大。有时下起雨来,潮湿阴霾,使人很不舒服。少奇同志当时已经六十多岁,大家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特别是雨后山路泥泞,都劝他不要进山了,他却执意不肯。进山时,他和大家一样,披上雨衣,换上水靴,手里还拿着把树枝,驱赶蚊子。
少奇同志亲自进山视察,发现了一些靠听汇报不易了解到的问题。例如,他看见采伐过的山场丢弃着许多枝丫甚至原木,觉得很可惜。他先对随行的林业局的干部说:“你们把金条都丢了。”后来,亲自找当时的伊春市委常委、林业部长宫殿臣谈话,问宫殿臣:“这些枝枝丫丫、棍棍棒棒,扔在山上太可惜了,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让它为人民造福啊!”宫殿臣同志谈到这些东西扔在山上,不仅是个浪费,而且妨碍更新造林,枝丫腐烂了还容易引起病虫害,但他说:“现在我们还没有力量拿下来。”宫殿臣同志原以为这么说说也就算了,没想到,少奇同志却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多次跟他们商量:如何把山上的小木材拿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回到北京以后,他还专门派《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吴江同志到林区调查这个问题。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林业干部会议上,刘少奇同志指出:大搞木材综合利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山上有大量弃置的木材,另方面全国人民又迫切需要。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这就是你们的工作。
为了鼓励林区搞好木材综合利用,刘少奇同志在离开伊春之前,为林区人民挥笔题词:“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
重视科学技术,要求提高领导水平
视察中,刘少奇同志专门聘请东北林学院周重光教授当顾问。科技方面有什么不清楚的事情,就虚心向周教授请教。在东北、内蒙古林业工作会议上,他提出来:“森林采伐要有技术人员,要有工程师。林场主任、工段主任要进行训练提高,提高到技术员、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林场和工段要有个副主任懂技术,晓得坡度多大,那些宜采,那些不宜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林业干部会议上,他又一次强调:每个林业局都应当有机械工程师和林业工程师,要建立工程师负责制,林业局副局长至少应当有一个林业大学毕业生,林场应当有个中等林业学校毕业的任副场长。
他对坚持合理的规章制度很重视。当他听到伊春市的干部汇报一些林业局检尺、领料、“八大员”等制度逐渐荒废的时候说:过去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上级批准,没有说废除,就不执行了,这恐怕也是自由主义吧!当然,这也和上边有关,如片面强调敢想敢干、大破大立等。许多合理的规章制度都废了,我们上面同志很长时间不了解这个情况,这是吃了亏的。国家吃了亏,你们吃了亏,工人吃了亏,老百姓也吃了亏。
这件事应当接受经验教训。今后决不能这样搞,规章制度不经请示批准,决不能随便废除。
刘少奇同志每到一处,同干部谈他的意见,总是用民主的商量的口气。有的干部讲话时,常常说:“少奇同民指示”,他总要纠正说:“我讲的话,都不是指示。我想的办法行不行,都由你们去考虑研究。”他还说:“合乎客观规律,合乎实际的办法,才是真理。命令主义要少一点,不要什么事都是指示。”
和工人心贴心、心连心
六十年代初期,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林区供应紧张,工人群众生活清苦。少奇同志有好多天住在火车上,吃的很简单。
刘少奇同志一再教育干部在困难时期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度过困难。在视察内蒙古林区时,他听说工人对干部走后门有反感,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走前门样样没有”,下联是“走后门样样俱全”,横批是:“少管闲事”。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在一次林区干部会议上,他询问:“商业部门走后门,你们这里有没有?”有人回答:“有,而且有的单位很严重,工人很不满意。”少奇同志严肃地指出:你们党委要抓这件事。有的地方,上山工人买不到雨衣、胶鞋,而家属和干部反而买到了。我提议,商店到多少货,要由上一级商业部门贴布告公布,使他们无法走后门。要由职工大会讨论如何合理分配,不能偷偷摸摸。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特别是现在东西缺的时候,多得的不光是人民币,而且要多得实物。要体贴群众,群众才信服你们。工人对走后门写那么一副对联,你们的威信能高?我不相信。
他在丰林林业局询问工人的生活,当听到林业工人喝不到酒时,他提出要想法从外地进酒。当听说林区工人冬天要冒零下四十多度严寒生产时,就问:“有什么劳动保护用品吗?”在场的工人告诉他劳保用品不齐全,只有垫肩和护膝。少奇同志马上问坐在身旁的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李范五:“他们是几级进货?”李范五同志回答:“三级。”少奇同志说:“可以改为二级进货。”少奇同志视察的当年冬天,林业工人每人领到了国家发给的三十多尺布票和三十多元钱。第二年,工人们都领到了棉鞋、棉大衣、棉手套和棉帽子。
“刘主席来看咱山里人,
问寒问暖情谊深。
隔山不隔水哟,
刘主席和咱林业工人心连心。”
这是刘少奇同志当年视察林区时,工人们编写的歌词。十九年过去了,尽管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同志的这次视察刀劈斧砍,极力中伤,但历史是永远歪曲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