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庆邦 >> 正文

 

拉网

”母亲提起了我父亲,说要是我父亲还活着,说什么也舍不得让我去。我不能听母亲提起父亲,母亲一提起我下世的父亲,我心里顿时就沉了。我答应了我去。堂叔在村街上看见我了,喊了我的名字。让我深感不大适应的是,堂叔喊的不是我的小名,而是全名全姓的学名,也就是大名。在我们家乡,长辈的人一旦开始叫你的大名,事情就比较郑重了,预示着他们将把你当大人看了。堂叔的口气果然是郑重的,他问我,去逮鱼的事母亲告诉我没有。我说告诉了。堂叔说那就去吧,现在学校放假了,不会耽误你的功课。堂叔既是大网户的网头,又是生产队的队长,在村里说话很有权威性。堂叔对我这样说话,我只能荣幸地点头服从。对了,前面说到的被土匪打死的我的大爷爷,就是堂叔的父亲。堂叔的父亲被万恶的土匪用长矛捅穿小肚子身亡时,堂叔不过十来岁,比我去参与集体捕鱼时的年龄还小一些。少年丧父的堂叔不知怎么就长成了一位独立的、颇具号召力的人物,不能不让人佩服。实在说来,母亲对这件事重视得有些过头了,我又不是替父从军,外出远征,母亲不必拉马坠蹬地紧着为我做准备工作。母亲找来一顶高粱蔑编的帽壳,要我一定戴上,说午后的太阳正毒,别晒上了毒气。母亲找出一双父亲生前穿过的半旧的球鞋,让我穿上试一试。球鞋有些大,穿在脚上前面空出许多,我不想穿。母亲说河坡里有蒺藜和蛤蜊碴子,不穿鞋万万不行。还说穿上球鞋干起活儿来脚下有弹力,坚持让我穿。母亲一再嘱咐我,出去和大人一块儿干一定要有眼色。我不知眼色为何物,但我说知道了,口气有些不耐烦。更让人感到不好意思和不可理解的是,中午做好了汤面条,母亲先给我捞了一碗稠的。母亲对我的姐姐、妹妹和弟弟们宣布似的说我要跟着大网去逮鱼,出力大饿得快,得多吃点稠的。母亲这种优待家庭长子的做法,我的一娘同胞的姐弟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比我理解得好,从不提出任何异议。有压力的是我。母亲把事情搞得这样隆重,我真想摇身一变,变成哪吒那样无所不能的人物,伸手把大鱼从新河里拎出来,抛向空中,再摔到岸上。
  来到那段新河的一个主坝上,堂叔他们把大网神开,在前沿儿等距离挂上铁坠脚,前四儿和两侧接上拉网用的绳子,在一片喜悦的对大鱼调侃似的宣战声中,大网就徐徐地下水了。大网前沿儿贴向河底,后网背被一根粗绠做的网纳拉紧,高出水面五尺有余,很快布成簸箕形拦河拉网之势。这条新河是五十年代末期大搞河网化那年平地开凿的,大概还没上过地图,所以没有正规的名字。相对老河而言,当地人把它叫成新河。新河纵贯东西几十里,却没有建什么桥,应当建的地方,筑起的多是土坝,把新河分截成一段一段的。这就是说新河的水是死水,不是活水。大鱼如同养在水塘里,在没有发生洪水漫溢之前,不用担心大鱼会扎翅飞跑。这段新河大约二里来长,大网自西向东拉去。河两岸分别有七八个人,每人手里拉着一根绳子。有的拉网口,有的拉网腰,有的背后纲,人人脸上都是稳操胜券的表情。我看这种办法跟用铁策篱在锅里捞取水饺儿差不多,水饺儿再滑头也躲不过铁笊篱呀!堂叔在后面背纲,负的是书上说的担纲的重任。他的身体与网的走向平行,纲绳紧绷绷地担在双肩上。他和对岸的一位壮汉除了拼力使后网背保持一定高度,免得大鱼跳过“龙门”,堂叔还通过大纲给全网“号脉”,若大鱼撞在网里了,堂叔发一声喊,众人才会及时将大网拉出水面,把大鱼擒获。
  堂叔没有让我拉网,他交给我一个预期性的任务,让我等着拾鱼。我紧紧跟定运行中的大网,看着大网怀里的水面,盼望大鱼尽快投网。大网往前拉动的速度不是很快,但还是给人造成一种河水缓缓向后流动的感觉。表面的河水纷纷变成小于网眼的菱形方块,穿梭似的从众多的网眼里滑过,发出类似竹筛子筛芝麻的好听声音。岸边杂生着一些细秆的芦苇,大网过来时,把苇压倒了,大网一过,它们很快就重新站立起来。一些水草被兜底的大网铲断了根须,在大网后面漂浮起来。水碧绿,根须雪白,看去十分新鲜。大网前面的河水是清的,大网过后,水里冒出一阵细泡,河水就稍稍有些泛浑。水的气息也升起来了,湿润中有一股浓郁的腥味。它传达出一个信息,的确有鱼族在河里生活。可大网拉出好长一段了,一次网也没起过。有个别鱼大概受到触动,从网里跳将起来,白光一闪,跌进水里去了。这是一种白鲢,一看它们苗条的身材,就可知网眼对它们是畅通无阻的,起网也没用。无鱼可拾,我无所事事,心里有些发空。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当然没有这种感觉。那年发大水,父亲和堂叔他们到我们村东那条长河用大网堵鱼,父亲把我也带去了。大网就是这样,在活水里捕鱼,只把大网往河槽里一堵就行了。夜里,父亲把一领苇箔铺在河堤上,让我在箔上睡觉。我看了会儿星星和鼓火虫,听了一会儿蛙鸣,就睡着了。朦胧中,我听见父亲他们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呼。早上醒来操开眼一看,河堤外侧的水洼子里,金一块,银一块,铁一块(黑种鱼),已捕了一大堆鱼。既然接替父亲来参加捕鱼,我仿佛负了一份责任似的,心里就不那么轻松了。我很担心捕不到鱼。要是空网而归,我怎么跟母亲交待呢。三爷一定是看出我的心思,他要我不要着急。三爷肩上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梢头绑着一个舀子。三爷是负责舀鱼的,无鱼可舀,他只能跟我一样,随着大网前行。三爷要到岸上的庄稼地边办一点小事,让我替他扛着舀子。我乐意干扛舀子的事,很想一直替三爷扛下去。可三爷办完事回来后,立即把舀子从我肩上拿过去了。河坡里有人放羊。远一些的水中有人光着身子洗澡。芦苇丛中惊起一只水鸟,水鸟是白色的,张开的羽翼在阳光下闪着童话般的光亮,悠悠地飞远了。
  谁能想得到呢,我们的大网从西头到东头彻底地拉了一遍,连大鱼的影子也没碰见。拉网的人互相看着,觉得事情有些奇怪,大鱼会到哪里去呢?它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地方呀。堂叔到水边洗了洗手,回过头问我:“哎,我说大鱼还在不在河里?”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显然太重大了,我头一蒙,看着堂叔,不知怎样回答。堂叔说:“当学生的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庆邦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拉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