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庆邦:开掘文学的富矿
|
杨鸥
有人说:“到陕北,只要提路遥就有人管你饭;到矿区,只要你提是刘庆邦的朋友,就有人管你酒。”刘庆邦听了这话,眯缝起眼睛笑得很开心,他认为这是矿工给他的最高礼遇。 印象中刘庆邦总是那么心平气和,说话慢慢悠悠,不爱张扬,不声不响中拿出一部又一部富于生活质感、底蕴厚重的小说来,受到读者欢迎。 今年,刘庆邦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八月十五月儿圆》和中篇力作《哑炮》,《北京文学》召开了“刘庆邦作品研讨会”,与刘庆邦交往多年的老作家林斤澜把刘庆邦的创作比作“一棵树的森林”,具有中国气派,他表示很羡慕刘庆邦的作品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评论家贺绍俊说:“庆邦的小说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乡村世界,一个是煤矿世界,他对这两个世界无一例外地注满了善意和温情。这种善意和温情把一个中原汉子刘庆邦变得格外的细腻和体贴,也铸就了他的叙述风格:朴实晓畅的诉说方式和毫发毕现的细节刻画。这种叙述风格能够深入到人物内心最细微的变化,又正是在对细微变化的关注中传递出作者的善意和温情。他对煤矿世界的善意的挖掘更具有一种人类的共同性。” 刘庆邦在农村生活了19年,在煤矿生活了9年,这两个领域都是他的文学富矿,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深入开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刘庆邦在《北京文学》发表的成名作《走窑汉》就广为读者关注。如今,他已出版长篇小说6部,中短篇小说上百篇,共500多万字。他是公认的中短篇小说创作高手,短篇小说《鞋》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神木》发表后,湖北一位矿工给发表此文的杂志寄来了一个大红条幅,感谢刘庆邦关注矿工生存,感谢他为矿工写作的热忱。由《神木》改编的《盲井》获得第53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又在美国、法国、荷兰及香港、台湾等地获奖。刘庆邦的作品被译成英、法、俄、德、意等多种文字。 刘庆邦现在是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但他每年还要去矿区,与矿工保持密切联系,他说:“写作时,我愿意把自己放得低一点,低到地面以下,甚至低到矿井底下,这样我写作时,就没有太大压力,因为我把自己放得很低,那么我的写作就在向高处走。我用掘巷道的办法,在向人情、人性和人的心灵深处掘进。”他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写作对他是正常状态,写作时他神清气爽,睡得也好,不写作是非正常状态,心慌嗜睡。他主张以劳动的态度对待写作,他认为,一个写作者最需要诚实劳动,最需要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诚实劳动是一种长期修炼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道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庆邦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刘庆邦:开掘文学的富矿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刘庆邦:短篇小说是最接近纯粹艺术的作品 |
下一篇文章: 刘庆邦打造中国的《红与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