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1891.3.13—1969.1.30),字德邻,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35.4.1),桂系领袖,爱国将领,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李宗仁生于1891年3月13日。家里历代务农,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他兄弟姐妹八个,在本房男性中排行第九,故村里人都叫他“老九”。他六岁那年,就跟著身为私塾先生的父亲李培英读书。后来进省城新创立的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就读。初到城里,衣著不甚入时,举止言谈都带几分乡土气,城里的同学讥笑他是“乡下的傻瓜”;加上数学、英语等新式学科跟不上,期终考试在榜上“坐了红椅子”,分外觉得难为情,读了两个学期就辍学了。不久,就到省立公费纺织习艺厂当学徒。1908年冬,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生),从此便开始了一生的军人生涯。
武昌起义爆发后,广西陆军小学改为陆军速成学堂。李宗仁编于第二队,学习步科。他身体健壮,胆大敏捷,性喜驰骋,闲时便以练习骑马为乐,马术在同学中首屈一指。学习也非常用功,每次考试总在前三名以内,颇为师友所推崇。1913年秋毕业后,被选拔到南宁将校讲习所,曾任准尉见习官、少尉队附等职。一年后该所停办,李宗仁回到老家。次年春,应聘在桂林省模范小学任高级班军训教官。但他觉得自己是个职业军人,在文科学堂执教决非自己的素志,时时想著重返军界。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西南军政各界群起兴师讨袁。李宗仁经故旧介绍,投入林虎为总司令的护国军第六军,在步兵七旅十三团二营,当了一名中尉排长,参加了讨袁的护国战争。袁世凯死后,随林虎部转而讨伐粤督龙济光,在此役中负伤,晋升连长。1917年秋,他所在营北上入湘,参加护法战争。战后,年仅二十五岁的李宗仁升任营长。1920年8月,参加第一次粤桂战争,在莲圹口一役,他带领全营担任正面主攻任务,冲破了天险峡谷,开辟了四会和肇庆的唯一通道。从此,他声名大噪,以勇敢善战闻名两粤。战事告一段落后,广东护国军番号取消,改称为“粤佳第一路边防军”。翌年,粤桂战争重起,他升任帮统,随陆荣廷右翼南路主力军,堵截陈炯明部入桂。在高州一战,被敌突破,人马杂沓,争过浮桥,纷纷挤落江中。李宗仁幸好身体强壮,泳术不弱,奋游上岸,回师解玉林之围,又被升为统领。后来,第一路边防军退至广西的六万大山,司令黄业兴统率大部队进驻广东,因李部都系广西人,不愿随去,便留驻六万大山。不久,被陈炯明收编,改为“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年尚不过三十的李宗仁任该路司令。
粤桂战争结束后,李宗仁率部驻扎玉林五属。这时,广西全省骚然,八桂无主,各自称霸。他在五县绅商支持下,也将“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改称为“广西自治军第二路”,通电就任该路军总司令。不久,黄绍竑率领所部干余人加入该军,使李宗仁的实力大增,共有人枪三干余。他操持所辖七县的军政大权,一面整军经武,一面修明地方吏治。后来,李宗仁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孰料此即我日后披荆斩棘,削平群雄,统一广西,参与北伐,使八桂子弟足迹远达山海关的起点。”
为了改造旧军积习,提高军队的水准,李宗仁在安排民政人事的同时,集中精力抓紧整饬军纪,培训干部。他在玉林办了一所干部教练所,调本军行伍出身的下级军官前往受训;并招收一些中学毕业青年入学,培训后充任下级军官。另外,还附设教导大队,训练班长以及足以担任班长的上等兵,充实部队的基层干部。
在广西各军互不相属,远交近攻,以大吞小的激烈争夺中,李宗仁则采取“内刚外柔”的策略,与各部势力虚与委蛇,以便养精蓄锐。待机大举。1922年秋,东山再起的陆荣廷被北京政府委任为“广西边防督办”。他意图乘广西混乱之机,掌握全省政权,取消自治军的番号,明令李宗仁的“第二路自治军”改为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委任李为旅长。李宗仁感到自己“实力有限,未便与陆氏龃龉”,对陆的委任既不正式接受,也不正式拒绝,以改头而不换面了之。同年11月,盘踞桂北一带的沈鸿英统领两万余众,企图收编各处自治军,囊括广西全省,曾派遣其儿子前往玉林做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