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将宁国公主远嫁回纥和亲。回纥汗位几经更换,与唐王朝欲战欲和。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原郭子仪部下将领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藩军叛乱,约30万大军。郭子仪奉诏带1万军马屯陕西泾阳。郭子仪带2000人会战回纥军。回纥军问:“此谁也?”报曰:“郭令公。”回纥军不信,说:“令公诚存,安得而见之?”御史郭子仪只带数十骑,去掉身上甲胄去见回纥首领。回纥首领一见郭子仪,忙下马拜,称:“果吾父也!”从而执酒盟誓:“若起负心,违背盟约者,身死阵前,家口屠戮。”
郭子仪见回纥首领如此态度,就朗声说:“吐蕃与大唐本是甥舅之国,他们背信弃义,屡次犯境,抢走了无数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如果你们与唐军合兵,反戈一击,既可得到吐蕃抢走的财物,又可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这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呀。”回纥首领马上表示同意。双方订好了合击吐蕃的计划,吐蕃军队大难临头了,在灵台西原赤山岭(今甘肃灵台县西),大唐和回纥联军雷霆出击,斩首五万级,俘虏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4000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逃之夭夭。郭子仪单骑退兵,从此名震千古,传为佳话。史称“泾阳之盟”。
走西口人情系《打金枝》
纵观郭子仪的一生,身系天下安危近30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郭子仪却是样样俱全,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忠心爱国之士。做上司,他为人宽简,善于培养发掘人才,他的部下,有数十人因功位至将相。
作为父亲,包头人颇为喜欢的晋剧《打金枝》就是一个真实写照。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代宗继位,郭子仪晋封为汾阳王,人称“千岁”。《打金枝》叙述唐代宗时,郭子仪的六子郭暖娶了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郭子仪过寿,升平公主未去拜寿,郭暖一怒之下打了升平公主。升平公主去告唐代宗,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不仅未斩郭暖,反而官升三级。
做同僚,郭子仪洞悉世情,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一次,郭子仪的一名手下将领到外地任职,去汾阳郡王府辞行。在王府里,他看见堂堂的汾阳郡王正为夫人和女儿做奴仆,端着洗脸水,拿着手巾。郭子仪的儿子觉得脸上无光,一齐劝说父亲,希望父亲能够自重,不要让外人笑话,郭子仪给儿子们讲明道理,“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嫉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很可能招来灭族之祸。”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继位,赐郭子仪为尚书,加封太尉。次年,郭子仪病逝,时年84岁。民间版画“郭子仪七子八婿满床笏”流传甚广,为百姓所熟知。●本报记者 杨晓红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