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片,又怎么能拥有如此巨大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爱心?但这正是马骅的风格,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另类”!我在藏区见到过许多热爱藏民族文化的汉族人,也见到过许多在藏区东游西逛的汉族人,可马骅是我所见到的最有爱心的汉人。他对藏族人做的事,尽管那么微薄、孤单,但是那是一颗实实在在的心,高尚的心。高尚的人,在城里我很少见到;而在藏族村庄,我却看见了。但是魔鬼把一个拥有高尚灵魂的人的生命,一把夺走了,连我们寻找他匆忙远去的背影的机会都不给,呜呼! 我每次到德钦,总会见到他。大家一起喝酒、聊天。马骅身上的钱不多,我们都知道,因此吃饭住店什么,哥几个从不让他买单。他的钱全用在藏区的孩子们身上了。我们外出的时候,拿着相机劈里啪啦一阵乱拍,马骅也有一台相机,但拍得很少,因为没有更多的钱买胶卷。他有时为了拍雪山日出,不惜爬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守候在雪山垭口。有时碰上天气不好,雪山不开,就又一人走回来。他告诉我说,这样的事是经常的。对比我在藏区的经历,我不如他有韧劲,也远不如他有爱心。 在我们怡然自得地享受欧洲杯的时候,马骅乘坐的车飞向了峡谷上方的天堂。他并不是为了写什么大部头的东西才去藏区,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只是因为爱,只是因为想过那种纯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或者,更是因为要寻找生命的价值。他一定找到了,他把自己的灵魂融进了梅里雪山,融进了大峡谷的风中,融进了澜沧江滔滔的江水。他更把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播撒在澜沧江峡谷的山山水水之间。我深信,梅里雪山上居住的神灵,一定会让马骅高贵的灵魂升往天国。以后当我再次看见卡瓦格博峰圣洁的面容时,我会想起一个高尚的灵魂,我会为他在雪山前烧一炷高香,向神山祈祷,乞求他告诉我天国里的马骅的消息。
补充日期: 2004-07-29 09:40:52
用你的诗心祭奠你:怀念马骅
-------------------------------------------------------------------------------- 2004年07月06日 14时46分06秒 6月20日19时30分,从北京前来德钦县明永村义务支教2年多的志愿者马骅老师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不到300米处遭遇车祸,他乘坐的吉普车飞到80米深谷下的澜沧江中,马骅老师连人带车被滔滔澜沧江水卷走……
这些天,昆明天天瓢泼大雨……雨后一轮圆月,镜子一般,将亮亮的光投在我的写字台上,我端坐在写字台前,安份在这绵邈的月光里,一个人静悄悄地想着心事。写作台上,静静地躺着马骅的部分诗作,它是我的藏族朋友裕康手抄寄来的,裕康也是德钦县的一名小学教师。信中附言:张老师,看过之后请写一点文字吧,去年转山时,我们在明永村碰到的那个小学教师就是马骅……
倏地,一个有诗缘的男青年,一张清瘦而苍白的面孔,一头乌黑的长发,一身静虚的忧郁气质……伴着他写的一首名叫《忘不了》的诗歌,重又在我耳边唱响了……哦,我终于记起,为什么印象鲜活,就是因了他投来的忧郁一瞥,让我烙印至今。
我双手托腮,静静地看着镜子一般的月亮,不觉间流下了凉凉的眼泪,我知道我在哭泣……是崇敬?是震撼?是痛惜?是伤感?是惭愧?还是对自己曾经想过到德钦支教而终不敢付之行动的鄙视?语言无法说得清楚。
裕康寄来的诗抄,我已渴望很久。去年10月,随裕康等人在德钦县朝圣梅里雪山时,就唱过马骅的一首诗:《忘不了》。当时,这首诗已套上一首藏歌曲调而广泛传唱。裕康教会了我,于是,它成了我们转山途中挂在嘴边的歌曲,唱得难得一见的梅里雪山都笑着露出了它圣洁的真容。分别时,我就请裕康留心注意,收集一些寄给我。
今夜,马骅的部分诗抄摆在我面前了,然而,由于他的遇难,却叫我不忍卒读。我强迫眼睛盯在一行行跳跃的文字上,但是,那些个宁静致远的诗句,纯朴淡泊的思想,又叫我泪眼婆娑,脑子里全是澜沧江裂岸拍天的滔滔江水,大山里喧声蔽天的呜咽大风,德钦藏族同胞为马骅祈福的转经筒,马骅的学生们流泪吟唱的歌谣……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那青稞酒忘不了;经过的村庄都忘记了,只有那明永村忘不了;走过的大河都忘记了,只有那澜沧江忘不了;看过的雪山都忘记了,只有那梅里雪山忘不了……
马骅呀,你的一切也让人们忘不了,它已冻结在人们心中定格成了一种温柔的伤痛!此刻,我脑子里浮现的马骅印象格外亲切清晰:马骅,一名风华正茂的复旦学子,一名拥有不被世俗琐事所侵蚀麻木诗心的年轻人,出于对纯净大自然的向往、对淳朴藏族同胞的热爱、对精神家园的人性追求,马骅于2001年志愿来到明永村小学教书。在德钦的日子里,他安于清贫并乐在其中,他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村孩童,他用辛勤的汗水滋润莘莘学子,他与藏族同胞情同手足,他“让世界与明永村连在了一起”……
马骅的物质生活很清贫,无论是耕耘在明永村小学的讲台上,还是举办明永村村民英语学习班,他都不取分文,他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给一些报刊杂志撰文的稿费。他说:“我业余爱好文学创作,每当上完课,在雪山脚下漫步,都会激发无尽的灵感。我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我要走遍这里的村村落落,让更多的藏胞说上外语。问我想在这里待多久,至少三五年吧。太长了?不长,因为这是我多年的梦想……”
所以,在条件艰苦的德钦县,马骅安于清贫,并乐在其中,细究下来,绝不是用“奉献精神”就能简单解读的,这是马骅人生的态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