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a >> 妲己 >> 正文

 

苏妲己悲剧原因分析

文 / 龙王山人
 
 
 
 

 
 
  摘 要:《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是个悲剧人物。许仲琳因当时的思想局限,将妲己刻为十恶不赦的“祸水”典型。此后便有许多评论者囿于历史对妲已的评说,局限于道德藩篱,给予妲己强烈的谴责和愤怒的声讨。其实,妲已其行可恶,其命运可悲。因妲己悲剧的根源乃在于女娲娘娘与纣王的矛盾,乃在于神权的虚伪,乃在于神权与王权不公正的判决。当我们从辩证的角度去审视妲己这一艺术形象的悲剧时,我们便会感到先前的评价未免有些尖刻,并由此而感到一丝辛酸。
  
  关键词:苏妲己  悲剧  神权  牺牲品  不公正  判决
      
  许仲林《封神演义》,借写武王伐纣的故事,曲折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痛恨和对仁政的向往。“书中宣传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历史观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其中哪吒闹海和剔骨还肉的描写虽来自佛经,仍表现了反封建伦理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为世人称道,而作品宣扬的神权、王权以及‘女人是祸水’等封建观点,却严重歪曲了固有的社会斗争”。①也正是作者这种思想局限,书中的妲己才被塑造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祸水”典型。苏妲己生前人神共愤,死后姜子牙不让她成为神仙,至今还遭世人种种否定,其悲剧性命运仍得不到理解与同情。当我们从历史的、辩证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艺术形象,分析其悲剧原因时,就会发现先前的批评中不免含有几分苦涩与辛酸。
  
  一、妲己是女娲报复纣王的工具 
  
  女娲是上古女圣,炼石补天,有功黎庶,纣王故而驾临女娲宫降香,因见女娲国色天姿之圣像,便色胆包天,题写淫诗亵圣:“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装,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伴君王。”待女娲朝贺伏羲炎帝、轩帝“三圣”而归,见得此诗,极为震怒:“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呤诗亵我,甚是可恶。”并发誓:“若不给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当下,“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却被正在参拜纣王的两位王子殷郊、殷洪头上两道红光挡住去路,便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只得暂回行宫”,并因此而“心中不悦”。
  
  纣王色胆包天,题诗亵圣,受到惩罚也是情理之事。照常理,女娲娘娘可略施小法,给他个教训,进行严厉批评,令其修身立德,弃邪从正便可了事,且这样方不失人类圣母的本色。然而,女娲娘娘却想的是“与他个报应”,显现自己的“灵感”,并因不能报复纣王而“心中不悦”,可见其心胸之狭窄实甚于常人之母者。
  
  女娲要报复纣王,明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却因私愤而迫不及待,用号令天下群妖的“招妖幡”招来群妖,到行宫候旨,指令轩辕坟中妲己等三妖“隐其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待武王伐纣,以助成功”,并许之以“事成之后,使尔等亦成正果”的诺言,虽也叮嘱过妲己等“不可残害众生”,但却未曾规定“残害众生”将如何惩罚。自己不敢“造次”,则以权命事,明知不可为而为,指使下属去干自己不敢干的事,而妲己等受人主宰,只知惟命是从,却不知这是一种阴谋与利用,这正体现着圣母的“圣明”与妲己等的可悲。
  
  由此可见,女娲遣妖下界“惑乱君心”是为了报复纣王,权事交易的亦并非是助周伐纣,未规定“残害生灵”将如何处罚,其实是间接的纵妖行凶,其目的仍是为了给纣王的“报应”。
  
  妲已一方,她的本性并非当初就令人神共憎的。她怀着修仙成道的理想,在轩辕坟中潜心修炼。这修行的千年之间,许仲琳并没有交待她献媚何人、惑乱何人的历史,也未记载有她“残害生灵”的事实。而千年之后,神权代表女娲娘娘与王权代表纣王发生矛盾冲突时,身受着神权主宰的妲已便被神权炙手可热的女娲娘娘遣令下界,去充当女娲娘娘报复纣王的工具,去投色胆包天、生性暴虐的淫魔、暴君去了。女娲娘娘令妲已之投纣王,实际上是抱薪投火,令妖助邪。在如此的黑暗中,妲已便以惑人的本性、妖娇美艳的花容倾倒了好色成性的纣王,集所有后宫宠爱于一身。她的放荡行为终于在宫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招致了公候将相及后宫的怨诽与谴责。而得宠与权力使妲已这个上千年备受神权压抑操纵的“小人物”,得到的是一种“解放”。这种“解放”,使得她忘记了“不可残害生灵”的圣训,忘了“许尔等亦成正果”的利益,完全“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卢照邻﹚了。也正是这种压抑之后的“解放”才使她忘乎所以,丧失了理性,变得自私、狭隘、嫉妒、骄狂、放荡,甚至丧心病狂,残害忠良,荼毒生灵,最终为神权、王权所不容而落得身首异处、魂入地狱的悲剧结局。试想,如果没有女娲娘娘与纣王的矛盾斗争,又怎会有妲已“惑乱天子”、“至戮无辜”的恶作?如果女娲娘娘不遣妖下界作乱,又怎会有妲已毁人而自毁的悲剧?只要我们冷峻地思考,认真地分析,了解到“受辛进香女娲宫,题诗黩神,神因命三妖惑纣以助周”②,就不难找到妲已悲剧产生的根源。
      
  二、妲己是虚伪神权的牺牲品    
  
  女娲是上古女圣,人神共敬的圣母。万历进士钟惺编辑,古吴冯梦龙鉴定的《盘古至唐虞传》③和《有商志传》④,前者美化了女娲娘娘,后者在美化女娲娘娘的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妲己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苏妲己悲剧原因分析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