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①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②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相见。③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④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⑤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⑥ 
        呼儿烹鲤鱼。⑦ 
        中有尽素书。⑧ 
        长跪读素书,⑨ 
        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长相忆。⑩ 
      【注释】 
         ①绵绵:延续不断,形容草也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 ②宿昔:指昨夜。  
         ③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 
         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 
         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④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 
         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 
         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⑤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 
         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⑥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 
         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 
         绢结成鱼形。 ⑦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 
         说成烹鱼。 ⑧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 ⑨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 
         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⑩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品评】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 
         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 
         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 
         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 
         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象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 
         和自已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 
         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 
         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 
         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