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组图]《在太空中理家》同步练习 苏教版


A.虚弱 松散 萎缩 衰弱 B.虚脱 松散 萎靡 衰退
C.虚弱 疏松 萎缩 衰退 D.虚脱 疏松 萎靡 衰弱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在太空中,刮胡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十分浪费时间。我会往脸上挤少量的水。表面张力与我的胡茬使水附着在脸上。我会在水上加一点美国宇航局制造的叫做“太空剃刀”的刮胡膏。每刮一下,刮胡膏与胡子的混合物就会暂时粘在刀片上,直到我将它放到使用了一星期的脏毛巾上。每放一次,我就会滚动毛巾来抓住丢弃物。
因为花费时间太多,我选择每周刮一次胡子,即在每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不留大胡子是因为,如果在突发事件中我需要带上防毒面具,胡子可能会阻碍全脸面具的密封。一周刮一次胡子变成了一种计时的方法。如果我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孔,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又熬过了一周。
我的床是光谱太空舱后面的一堵墙,对面的地板上有一台通气窗。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
睡在一个不够通风的地方,你很可能会像是在一个氧气不足与二氧化碳过剩的罩子里呼吸。结果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人醒过来时会感到剧烈的头疼,且会拼命吸气。
出于这个原因,我头脚倒置睡在墙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我用一根BUNGEE绳或是一条尼龙褡裢防止在夜里漂走。我见过其他宇航员在睡觉时到处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通常撞上滤过器的吸入一侧时才会醒来。
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烦。记得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晚上洗澡常常呻吟抱怨,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空间站是小孩子的天堂。另外,蓬乱,不刮胡子,甚至有点乱糟糟的,似乎很适合太空探险的景象。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
1.选文前五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一句中“惟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3.在太空舱内睡觉为什么要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呢?
4.运用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说说有的宇航员在睡觉时为什么会到处漂浮?
5.最后一段与上文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你想成为一个太空探险家吗?如果想,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二)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既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行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跃了最远的冥王星轨迹,但它是否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际非常广泛,如果以太阳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足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展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和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的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们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段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大难关。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再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
4.末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中的“也许”为什么不能删去?
5.根据本文内容及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你认为百年内人类飞出太阳系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
太空“行走”
①1984年2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离地球285公里的空间轨道飞行。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他们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离开航天飞机,先后进入黑洞洞的宇宙空间,自由自在地在空中漂浮。他们飞离航天飞机的最远距离达90多米,在宇宙空间“行走”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返回航天飞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系安全带在宇宙空间“行走”。
②美国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时速28 000公里的速度,更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这里的奥秘是什么呢?时速28 000公里,相当于超音速喷气飞机速度的20多倍。对于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可谓是风驰电掣的“神行太保”了。尤其这正是离地球285公里高空轨道上的航天飞机赖以不坠所必须具备的环绕速度。因此,只要乘坐在航天飞机上,就可以“坐享其成”地获得这样的太空速度。美国的两名宇航员离开“挑战者”号进入茫茫太空后,便是靠了这个惯性速度,成为继续绕地球运动的人体地球卫星。这个速度听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地球作为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时速高达十万零八千公里,几乎为这两名宇航员绕地球旋转速度的四倍!地球上的人都身处如此高速,尚能毫无感觉,难怪宇航员以时速二三万公里在太空轨道上“行走”,也能若无其事,“胜似闲庭信步”了。
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2.文中为了使读者对宇航员太空行走的速度有个具体的认识,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你概括说明作者把宇航员太空行走的速度与哪些速度作了比较?
3.文章的主要说明方法除作比较外,还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请举一例。
4.在原文中出每段的中心句。
5.第一段中“漂浮”一词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
6.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行走”却“若无其事”“胜似闲庭信步”,其原因是什么?
7.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A。B项中“吟”音为“yín”,“模”音应为“mó”;C项中“灼”音应为“zhuó”,字不一定读半边音;D项中“吮”音应为“shǔn”。
二、D。A项中“报怨”应为“抱怨”,“急据”应为“急剧”;B项中“渲哗”应为“喧哗”;C项中“脉膊”应为“脉搏”。
三、答案见“重点词语的分析4、5”。
四、A。“以至”引起一般结果,而“以致”引起不良后果。
五、C。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的区别及词语的搭配的掌握情况。“身体”与“虚弱”搭配比较好,“骨质”与“疏松”搭配比较好,“肌肉”与“萎缩”搭配比较好,“体能”与“衰退”搭配比较好。
六、(一)
1.在太空舱内刮胡子和睡觉的情况。
2.不能。因为“惟一”强调了风扇的作用,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3.“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如果不对着风扇,“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
4.由于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他们睡觉如果不用绳子之类的东西固定住身体,便有可能在舱内“到处漂浮”。
5.是总分关系,即先分说后总说。
6.可以从以下几点作答:一是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二是扎实的科学知识;三是健康的体魄等。(言之有理即可。)
(二)
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泛(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
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
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5.答案略。(提示:可根据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提出设想。)
(三)
1.记叙。摆出现象,为下文说明作铺垫。
2.与超音速喷气飞机的速度相比,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相比,与地球上人的感觉相比。
3.列数字。如:28000公里,四倍等。
4.第一段: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第二段:尤其是时速28000公里,更令人叹为观止。
5.恰当,因为他们完全凭借获得的高速度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前进。
6.地球上的人随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速度是宇航员太空行走速度的四倍左右,人们什么感觉都没有,宇航员对行走速度能够承受。
7.逻辑顺序,由现象说到本质。
8.略。答题必须有“准确”的字样,在这个基础上再分析语言特点:如简明平实、生动活泼等。
在太空中理家
蒋桂林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如火如荼(  ) 编撰(  ) 吮吸(  ) 铠甲(  ) 令人作呕(  )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词语:(3分)

⑴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如火如荼:

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种接代。(    )

⑶看见别人的某种长处、好处或有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

3.填空:(4分)

(1)“和平号”空间站是   国的第三座空间站,它于2001年3月23日完成了它的使命,坠人在南太平洋无人区。

(2)中国宇宙飞船用“      ”号命名。

(3)写出你所知道的宇航员的姓名:        

⑷本文作者苏步青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我国著名数学家:

        (至少3个)

4.破折号常常用来作必要的解释,可以有这样几种用法:(4分)

A.用于解释一个物件  B.用于解释原因。

C.用于解释目的  D.用于补充说明。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对于句意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在句末括号中写上相应的字母。

(1)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

(2)铠甲会用70公斤的力将我猛拉到跑步机上——以此来模仿重力的拉力。(  )

(3)“和平号”上没有淋浴或盆浴设备。太空中的洗澡过程等同于在地球上用海绵搓澡——还得外加因失重与缺水造成的困难。(  )

(4)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尘土能到哪里去呢?——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组图]《在太空中理家》同步练习 苏教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