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今天,老师心情特别好,想知道为什么吗? 今天,老师收到水乡小朋友的一封来信,他请我们一起去水乡游玩呢。谁知道水乡在哪儿? 2、让我们踏着歌声去和水乡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吧。(听音乐看课件:一组水乡风光图片) 3、刚才我们一路走来,你觉得水乡美吗? 这么美的水乡,你想夸一夸它吗? 4、你学过哪篇课文也写到水乡、赞美水乡,读一读吧。 生朗读《识字2》、《江南可采莲》、《忆江南》等。 5、水乡的小朋友是怎样赞美水乡的?齐读课题:水乡歌。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播放课件一系列水乡风光的图片,创设了美好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进入情境,初步感知 你都看到什么?赶快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1、自读(师巡视)。 2、读给同桌听听,请他帮帮忙听听有没有问题。(师巡视指导互纠) 3、自由分节朗读课文,及时评价,相机纠正“连”、“船”、“帆”、“咱”等读音。 4、再读课文,想想有哪些地方不懂,小组先交流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差异,给他们充分的阅读时间,扎实展开朗读的过程,通过同桌帮助,难词指导,切实过好认读关。) (三)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1、读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哪一节,就轻声读读吧。 (水多、船多、歌多)(板书) 2、导读第一小节 (1)小组交流:你从哪儿看出水多?画出有关词语。 (2)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水乡的水多吗?指读,学生互相评。 (3)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什么。 “荡清波”,谁能表演读。对,轻轻地,一波一波,就像妈妈摇摇篮。 (4)请闭上眼睛,你已经来到水乡。(听水声,画外音激情。) 这么多、这么绿的水从你的脚底流过,你有什么感觉? (5)就把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3、自学第二、三小节 (1)你还喜欢哪一节?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2)学生反馈。 (3)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4)各组展示成果。 A、展示画一水乡的水面上飘着片片白帆。 ①水乡的水上飘着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②平时你有没有坐过船?你去干什么? ③船这么多,它们在干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吗?(看课件) 句式联系: 水乡的船真多呀,有的在___________,有的在______________,还有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像天上的一朵朵白云。 B、表演读第二小节,相机引导学生评价,齐读。 (5)你由船多想到了什么? (6)读读第三小节,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什么装满一箩又一箩?你认为呢? (7)如果你有满船的鱼、虾,你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 (8)你能把这种幸福的感觉读出来吗? 有感情朗读。(配乐)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四)赏读课文,体会意境 1、此时此刻,你想对水乡的人民说些什么? 2、用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同桌互问互答,也可找小伙伴读,你认为怎么读能读出赞美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民的辛勤劳动、美好生活之情,你就怎么读吧。 3、赛读,评价。 4、小结:水乡被称为“鱼米之乡”。 5、欣赏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设计意图: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不失时机把握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在音乐声中学生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