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水乡歌》选自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这是一首诗歌,歌颂 水箱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故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歌充分借鉴了江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篇训练朗诵的好材料。课文配有描绘水乡风貌的插图,可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诗中每一小节又都以多字来做文章,水多——点到了渠、河、池塘。三种不同的水,而且用了数词——千、万、一个连一个,在用数词后感觉还不够多,又用了叠词——处处。这下,水乡凡是你能看到了地方,满眼都是水了。船多——点到了船、驳、白帆。用了数词千万,叠词“片片、飘满”凡是有河有湖的地方你都会看到船,有水有船才叫水乡。歌多——不仅用千万来形容,还形象的用“箩”把歌与水乡人的生活巧妙的联系起来。收获了一箩一箩的水产品,水乡人才会唱出一箩一箩的歌,即使你离的很远,听到了水乡人的歌你也会猜想到他们又收获了。这三个“多”从三个点反映了水乡的特色。
教学目标:水乡歌优秀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图片,师描述: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可大啦!可美啦!不仅有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还有如诗如画的江南,祖国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完,赞也赞不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赞美江南的诗歌。(出示课题,齐读)
2、范读。〔电脑课件以水乡为背景在悠扬的乐声中出示诗歌内容〕
3、交流:你们听了以后,觉得水乡怎么样啊?
【设计意图:教师在优美的乐声中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充分想象,激发了学生读书与想去游玩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合作初读。
1、初读激趣:这么美的水乡,你们一定很想去游玩!别急,周老师今天就免费做一回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欣赏一下水乡风光。不过,在出发前有个要求,哪一个小组通过合作把这首诗歌读正确了,读流利了,我就把参观的门票给你!好吗?
2、学生自读。(在组长带领下,先读生字,再轮读诗歌,互相检查纠正。)
3、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小组读,师生共评)
4、小结:看来,刚才大家合作得都不错,大家拿好门票,我们准备出发啦!(播放《郊游》)
过渡:嘿!到达水乡啦!(整个黑板展示水乡的美景)
5、齐读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水乡,看一看。思考:这里与别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呢?有什么特点呢?
5、交流:(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朗读。为了强化初读,一开始就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跟文本充分对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化初读,就能给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模拟游玩,赏读诗歌。
㈠ 导读第一节诗。
1、导入:小朋友说得真好,哪一小节写水多?
2、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呢?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把描写水多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3、交流:
①找关键词(相机标红):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相机点评,促读)
随机解惑:a、“渠”联系学过的成语“水到渠成”来突破,或出示图来理解“渠”——人工挖的河道叫渠。
B、“处处”换近义词“到处”理解。http://www.520xy8.com/
C、引导学生知道“千”、“万”是概数,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哪些词语来表示数量多, 像这样的渠和比这大的多的河,水乡有多少呢?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就叫“成千上万”。引读读出千……,万……
②想象理解“绿水荡清波”: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眼前总离不开——水。小朋友们,想想看,风轻轻吹过来,芦苇和水就怎么样啦? 用你的手,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学生伸出双手做“荡”的摆动样)
小朋友闭上眼睛,在水边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呢?
(生自由说:我仿佛看到了……)
追问:再走近一点,你还能看到什么?
水底有——,哎呀,水真清呀,水真绿呀!
板书:水清、水美
④感情朗读。(感受水乡水多、水美)
4、总结:看到这样美的水,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出示:在水乡,我多想 ,水乡真 。
引读这三句:水乡真美啊!走进水乡就能看到千——,万——,就能看到池塘——,还能看到处处 。
5、指导有感情朗读: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或者再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让在座的游客们体会到水乡的第一大特色——“水多、水美”呢?(指读、评读)
咱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水乡的美。(齐读)
6、总结学法:能读出美来说明你们真的读懂了,现在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一小节的呢?
出示自学提示(1)读:自己读诗,同桌讨论(2)划:划出描写“多”的词语(3)想:想象画面,读出美景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