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 导读第二节诗
1、小结过渡:水乡美,首先美在水乡的水:渠水哗哗流淌,河水清澈荡漾,池塘波光粼粼,有水就肯定有什么?(指图上的船)因此,水乡不仅(水多),而且(船多)。
2、指读第二节,思考:在第二节诗歌中又有哪些词句让我们体会到水乡的“船多”呢?把相关的字词划下来。
3、交流:
①找关键词(相机标红):千只、万只、白帆片片、漂满
利用录像直观认识“驳”。 (它也是一种船,没有动力装置,有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②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这一句比喻句
出示图,说说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导找出白帆与云朵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作者把白帆片片比作白云朵朵,多美呀?我们能不能也来学着这样打比方呢?
小船弯弯像——。
荷叶圆圆像——。
棉花 像 。
像 。
【设计意图:此处的说话练习,我想,要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比喻句的知识,是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走,要先指导学生看图,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推进,让学生说出白帆是白色的,白云也是白色的,白帆在水面上移动,有飘动感,云朵在空中飘,也动。再就是出示几个句子进行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讲能构成比喻句的两者之间要有共同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很有必要。】
4、指导朗读:通过你们的想象,水乡的小船变得更美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5、升华情感:那老师想问问你们,水乡这么多的船在忙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图片:运货、捕鱼、捉虾、采莲藕、摘菱角、采莲蓬
师小结:这么多的船在不停的忙碌着,他们有的忙着捕鱼虾、有的忙着采莲藕,有的忙着运货物,水乡人可真——勤劳呀!
6、感情朗读:你们看(指图)蓝天、白云、绿树、小桥,绿水清波中,白帆片片,是多美的一幅水乡风光图呀!这一回,谁来当一回小导游呢?(练、指、评)
【设计意图:“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一条法则,在这节诗中“驳”是一个难点,通过精彩的录像,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器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想说,乐说,有话可说。】
㈢ 导读第三节诗
1、过渡:听!河岸上水乡人唱起了甜美的水乡歌。
2、课件播放录像《太湖美》,边看边想:是什么原因使水乡人不由唱起了歌呢?
3、激情: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名字就叫《太湖美》,太湖就在咱们无锡,原来,我们都是水乡人,此时此刻,你感到怎么样?(高兴、自豪、幸福、激动)好,就请你们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练读这一节诗歌。
4、指读: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的喜悦和自豪之情?读了这一节诗,你从哪儿看出来歌多的?
5、交流:
①找关键词(相机标红):千首歌、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
②质疑:读了这一句,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为什么歌曲用一箩一箩来装?)
出示图,认识“箩”即“箩筐”
追问:水乡人一般用箩来装什么的呢?(学生交流:水乡人用箩装……)
6、师小结:对呀,现在鱼儿虾呀,菱角呀,莲藕呀,都丰收了。是呀,看到这一箩又一箩的菱角,一箩又一箩的鱼虾,一箩又一箩的粮食,都装的满满的像小山似的了,水乡的人们唱起了歌曲一首又一首,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所以说他们的歌儿也是——一箩又一箩。
7、想象说话:他们会唱些什么?水乡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口头填空:( )的歌 ( )的生活
板书:幸福
8、指导朗读:所以,箩筐里装的不仅仅是鱼虾,还是他们美好的生活,也是渔民们一支支快乐的歌曲。(引读段落三,怪不得……)
【设计意图:通过揭示歌曲的名字,好似相声中的“包袱”突然甩出,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感情朗读的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四、总结升华
水乡是一幅优美的画,是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满怀喜悦,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配乐齐读)
五、指导习字,布置作业。
1、 指导学习最难写的两个字“飘”、“装”。
2、 学生在习字册上书写。
3、 课外作业:(A)收集有关水乡的歌谣或画片,了解水乡还有什么多,尝试创作诗歌。(B)画一画水乡画,写上你想留给水乡的话。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过:“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要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的规范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必须设计迁移运用的练习,让学生在说写中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水多 水清、美
船多 人们勤劳
歌多 生活幸福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的第八单元课文《水乡歌》,是一首歌颂水乡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生活的诗歌,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会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福安风光、物产的资料图片。 2、教学用具:课件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