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十三岁的际遇》之“迹”
|
《教师用书》在《十三岁的际遇》一课的说明中,将该文与朱自清的《春》、魏巍的《我的老师》作比较后说:“这篇散文却不同,它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这无疑是对它浑然天成的极好评价。但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这里仍需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控制写作流程的“主观感情”是什么?二是是否真的“无迹可求”(显然“无迹可求”的文章是不存在的),那么文章的“迹”究竟是什么?其实,这两个问题实为一个,“迹”找到了,其“主观感情”也就找到了。笔者认为,本文的“迹”就是作品在后面反复引用的“不系之舟”,其“主观感情”也正是不系之舟所象征的那种不为外物所动,追求精神境界绝对自由,除了目的什么也不能使之停留的崇高理想和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与意志(而非有的老师简单地认为“时间顺序”就是它的“迹”)。 为了便于阐释,不防先看看作者所引用的这首诗。 不系之舟 林 冷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 我是不系之舟 也许有一天 太空的遨游使我疲倦 在一个五月燃着火焰的黄昏 我醒了 海也醒了 人们与我重新有了关联 我将悄悄地自无涯返回有涯,然后再悄悄离去 啊,也许有一天 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 纵然没有智慧 没有绳索和帆桅 诗人林冷,本名胡云裳,台湾著名现代派诗人。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14岁时开始写诗,这首小诗是她16岁时的成名作。当时,她还是基隆中学的一名小女生。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的中心意象就是“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典出《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自此,从古至今,诗歌创作中“不系之舟”的意象,便不断地出现,如晋史宗《咏怀》:“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唐李白《寄崔侍御》:“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宋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清严复《和寄朝鲜金泽荣》:“莫更是非论马指,从今不系是虚舟”等等等等,或概叹人生无常,面对人生旅途感到悲哀与无奈,或在波折坎坷之中努力超脱现实,不为外物所动而追求精神的淡泊与恬静,正如王次梅在《论古今诗人对〈庄子〉不系之舟原型的运用与增殖》一文所说,“不系之舟”这一原型从一开始就有它的双重象征意蕴:“它既是一只挣脱羁绊,不为外物所动,驶向自由精神境界的人生之舟,又是一只无所维系的顺其自然的没有航标的船。”但是这艘“不系之舟”到了小诗人林冷的笔下似乎因美丽的“误读”而增殖,“诗中通过不系之舟这一意象所象征的那种不为外物所动,追求精神境界绝对自由的人生态度,可谓深得《庄子》之神髓。而从《庄子》的无所维系、漫无目的、顺其自然的不系之舟,到林冷的挣脱羁绊、直达目的、一往无前的不系之舟,则是对不系之舟原型意象的反向增殖。”正是这艘“不系之舟”搭载着诗人朝着人生理想乘风破浪,除了目的,什么都不能使她停留,永不抛锚,永不停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为了实现远大报负,人生目标,“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她仍然要勇往直前,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与挫折,也要不屈不挠,意志坚强地以有涯之生探求无涯之知,直到“悄悄离去”。诗人正是从小胸怀大志,所以在她二十多岁时便成了化学博士和世界著名的诗人。 回过头再来看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我们就不难寻觅出该文的“迹”亦即“主观感情”了。作者田晓菲也是一位才女,5岁即能作诗,13岁时被北大英语系破格录取,其时她正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自是她胸怀大志并孜孜以求,这从文章前半部分中“漫不经心”的铺垫中已不难看出。当她读到林冷的《不系之舟》的时候,怎能不引起她内心深处的共鸣,怎能不让她在写作此文时不水到渠成、巧夺天工借来歌以咏志呢?林冷已走上这艘不系舟驶向理想的彼岸,她也正登上这艘不系舟快速前进,“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想这也正是田晓菲引用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种对理想不断追求的意志与信念才会使她人生旅途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歆羡的成绩,1989年北大毕业,1991年在美国获得了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成为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并任教于哈佛大学。 由此可见,《十三岁的际遇》正是以“不系之舟”为“迹”,以实现理想、不断追求为感情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所以作者才从一开始就对未来“充满渴望”,当十三岁的幸运之神悄然降临之后,她更加“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一头扎进了知识海洋,徜徉于北大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摆脱玫瑰似的、绿阴似的各种“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向无数先辈学习,“严谨治学,诚恳做人”,“不管两岸风景变换”,始终“渴望渡向美丽的彼岸”,不达目的,誓不停留。“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执著,她才在人生之路上获得一个又一个令人钦佩的硕果,也或许正是流露在字里行间的这种精神使这篇文章在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的众多文章中成为佼佼者,并被收集在《精神的魅力》一书中。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寻《十三岁的际遇》之“迹”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