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流自读体会
通过自读,学生还有哪些字、词、句子不太理解,需要大家帮助?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读体会。
教师要加入学生的讨论、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释疑。遇到师生有争议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跟教材的编者或作者联系。
第一自然段中“那是用七色的丝绸结成的桥”一句,写七彩桥给人的轻盈、飘逸之感。学生可能会对“七彩”不太理解,要适当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科普知识。
第三自然段写“我们”站在七彩桥上的遐想。“看看桥下的流水是不是像瀑布似的倾泻下去”一句,学生可能在理解上有难度。
“瀑布似的”、“泻”都是从上往下流的样子,因为“河”在天上,所以作者会有这样的想象。
第四自然段中,想象晚上站在桥上摘星星,可谓奇特、大胆。全文围绕“奇妙”来写,是美丽景观的奇妙,更是想象的奇妙。
三、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借助优美、舒缓的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四、发挥想象,扩展、补充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一说:你见过彩虹吗?看到美丽的彩虹你想到些什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五、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和书写生字。教师可以提供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生字卡片等集中记忆,复习“轮船、火车、飞机、坦克、公共汽车、地铁”等生字、词语;用“仔细”等词语练习说话。
《七彩桥》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像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彩虹美丽奇特的景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说一说: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彩虹有关的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3.说一说:“七彩”指哪些颜色?(介绍科普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读不通顺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
2.师范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4.师出示带生字的词或短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记忆生字。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