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读课文
1、大家都知道……
我们一起来学习杜卫东写的《明天不封阳台》。看一下,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
以“明天封不封阳台”贯穿全文。
3、阅读课文,找出夹叙夹议的段落?
明确:
第2自然段,叙“我和儿子站在阳台上,从12层的高处眺望着沐浴在晚霞中的都市”,议“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
第3—10自然:叙“一只负伤而又有了身孕”的鸽子蜷缩在阳台的书架底下,和我与儿子的对话,议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而在精神上产生的“失落感”;
第11、12自然段,叙儿子要帮鸽子作窝备食,议要重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呐喊”和“控诉”。
小结:夹叙夹议写法,叙说能带动议论不断向纵深推进,最终揭示问题的实质。
4、找出描写的内容,明确描写对象:
A、鸽子 B、内蒙古草原风光
5、文中哪个句子或段落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人,只能与自生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6、作业布置
课外同学们可以继续关注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和报道,然后结合自身体会,写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
三、板书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教学设想:
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2、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准下列生字词
沐(mù)浴 孵(fū)育 倏(shū)然 喧嚣(xiāo) 悖(bèi)论
蚂蚱(mà zha) 咆哮(páo xiào) 恬(tián)淡 温馨(xīn) 龟(jūn)裂
2、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课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如何展开的?
明确:
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3、 楼房设计为什么要有阳台呢?
4、 如今有些家庭在装修时,首先要封阳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5、 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4、“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
明确:
1、 楼房设计有阳台,主要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 为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阻隔住城市的喧闹;
3、 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4、 “明天先不封阳台”,理由和目的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合作探究,实话实说
讨论:你认为房子装修时要不要封阳台?请说说你的理由?
(讨论时可先阅读一篇报道)
明确:
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
五、联系现实,提高认识
近几年来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同时我们城市的建设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觉得人类应注意哪些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布置作业,训练写作
小作文:
在你生活的环境周围,如有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你该如何劝止?请把你劝止的话写在课外练笔上,不少于150字。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