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二中小 余 英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2、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简单地说说吗。 3、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小兴安岭的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欣赏风景)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二、学习课文 1、我看见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小兴安岭这么美,你们想去那儿旅行吗?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去,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去?是夏天去欣赏枝叶繁茂,还是冬天欣赏白雪皑皑?简单说说原因。 2、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满足同学们想去旅行的愿望。 出示学习提示: 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 春天: ⑴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 如:①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写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嫩绿”反映出春天树叶的新生。 (可以通过理解词语、绘画、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 ②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花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汇”写出雪化成水的动态美。“淙淙”写出溪水流淌美妙的声音。 (可以通过朗读、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③ “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惬意,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 (可以通过谈理解、朗读展示出来。) ⑵ 是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真叫人喜欢,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喜欢这节的一起站起来读。 夏天: ⑴ 过渡: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还没看够呢,夏天又来了! 如: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繁茂。 (可以通过绘画、谈理解、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 ②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 (可以通过谈理解、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 ③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可以通过谈理解、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 ④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可以通过绘画、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 说得很好,能读好吗? ⑵ 小结:花木繁茂,团团白雾,明亮金光,,这些构成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夏景。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秋天: ⑴ 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哪能些景物吸引了你呢? ① 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中飞舞。 是呀,这一切变化又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美丽,谁愿意美美地读?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② 在这美景之中人们的收获可不少。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图片) 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 ③ 这么多的收获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书上的这句话,好吗? ⑶ 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 冬天: ⑴ 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①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 (可以通过理解、绘画、朗读的方式展示) ② 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 (可以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展示出来。) 4、总结: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大家却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作者也从心中由地发出赞叹。引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去观察校园内的花儿、树儿……写一写。 〖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花木繁茂 花园 秋 果实累累 宝库 冬 雪花纷飞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