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小学 吴小燕 【教学要求】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掌握抽出、嫩绿、宿舍、映在、浓雾、献出、名贵、膝盖、脚掌、来临、严严实实、酸甜可口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理解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音机等。 【教学教程】 一、揭题、解题 1、导入:我们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板书课题) 2、谁知道小兴安岭在哪里?(出示地图,简介小兴安岭。) 二、新授 1、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默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幻灯) 思考:为什麽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⑵ 读后讨论。(分组进行) ① “数不清”一次说明什麽?(树多) ② 省略号表示什麽?(树的品种多) ③ “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了什麽?(树占据的面具很大) ⑶ 读完第一段,你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副怎样的画面?(树海) ⑷ 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⑸ 过渡:为什麽说小兴安岭的树每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呢? 2、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播放课件) ⑵ 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描写这些景物是为了表现什麽? ⑶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相交流。 (小结:春天──大地解冻、生机勃勃) ⑷ 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3、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以上两段的讲读方法,学生自学) ⑴ 默读课文。(播放课件) ⑵ 思考:课文写了几样景物?然后给这段分层。 夏天的树木有什麽特征? 作者是怎样描写树木长得茂盛的? 当雾从山谷里升起来的时候,整个森林起了什麽变化? 林间的阳光有什麽特征?为什麽会有这些特征? 为什麽说林间的草地“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⑶ 概括小兴安岭夏天的特点。 (小结:夏天──花木繁茂) ⑷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一段。 4、讲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自学) ⑴ 小兴安岭的秋天有什麽特点?(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 从“变黄”、“更苍翠”两个词看秋季树木色彩的变化和“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理解小兴安岭的秋天色彩斑斓,非常美丽。 ② 从森林向人们献出的野果、榛子、蘑菇、木耳、人参等小兴安岭特有的丰富物产,理解小兴安岭能造福于人类。 ⑵ 概括出小兴安岭秋天的特点。 (小结:秋天──色彩斑斓、果实累累) ⑶ 有感情的朗读这段。 5、讲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自学) ⑴ (播放课件)提问:冬天,小兴安岭景色怎样?(壮丽) 为什麽要写动物?(宝贵的物产) ⑵ 概括小兴安岭冬天的特点。 (小结:冬天──景色壮丽) ⑶ 有感情的朗读这段。 ⑷ 小结: ① 第三~五自然段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大家把四季景色联系起来看一看,四季都写到了什麽?(树) ② 为什麽都写到树?(因为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6、讲读第六自然段: ⑴ 为什麽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⑵ (学生讨论自学)小结 三、总结 小兴安岭是一座辽阔无垠的森林,它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它向人们奉献了丰富的木材,丰硕的果实,名贵的药材,珍奇的动物。因此,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板书设计】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