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长征组歌》两首



 一、导入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 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萧华,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身经历长征。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词,全班交流

  三、学习课文

  ㈠思考问题:

  1、歌词主要讲了哪两个内容?哪句话最能概括全诗的含义?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㈡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读交流体会。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师点拨:红军拥有广大百姓的支持,得民心,这也是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段谁愿意读?

  师注意点拨第二层的含义: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你能将你对毛主席、对红军的赞叹读出来吗?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出奇兵

  重飞渡

  逼昆明

  袭金沙

  第二课时 过雪山

  一、交流导入:

  师:同学们,雪山地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险的一段,经历过长征的将士曾写道:

  《过雪山地》

  万苦艰辛出重围,又入雪山荒原地;饥腹奇寒旦可忍,难捱高原气体稀。

  三军肝胆硬如铁,经得狂风暴雨侵;饥寒交迫不挂齿,全靠主义照征程。

  神兵飞夺腊子口,会师陕甘挫追敌;日寇深入民族危,为求解放战到底。

  《悼战友》

  三过地苦难熬,雨夜栖身牛粪房;

  篝边战友长辞去,别前鞠躬泪含眸。

  听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尔盖草地,上面泥潭、沼泽遍布,且被草蔓遮盖,极具隐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灭顶之灾。红军长征途中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红军指战员连续行军作战,缺少衣食,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尤其是伤病员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地,是长征途中最难走的一段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长征组歌》两首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