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D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 正文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一、话题探讨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既是学生多种智能的综合,又是学生心灵的展示和个性的表现。有许多观点,传统上已有定论,但我们有与之相反的看法,这一看法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成立,这就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能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辩证说理的能力。

  “滥竽充数”的故事都为大家所熟悉,词典中注释为“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按这一注释意在批评和责备“混”的人。如果人人都这样用就没有新意了。如果能多角度思考,景象就大不相同了:从南郭先生的角度,可以批评其不求上进,弄虚作假。而齐宣王也是有责任的,他的“大锅饭”制度给了南郭先生以可乘之机。还可以表扬齐缗王不墨守成规,厉行改革。相对比一个是不联系下层群众,一个是能够深入群众。他们的工作作风不一样,南郭先生能钻了空子,齐宣王也有责任。

  从乐队队长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两位国王是音乐的外行,乐队队长应该是内行吧,队长是听不出来吗还是听出来不去管理呢?如果队长听不出来,那就是齐宣王用了外行当队长,那就是用人不当;如果听出来不报,那就是队长失职。即使是乐队队友,他们演奏得好那肯定有能力能听出南郭先生演得不好,或知道他不会演,为什么不检举。如果是它吹得不好,作为队友可不可以帮帮他?帮助南郭的演奏水平上去了,乐队是不是更和谐呢?可以谈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面对同一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得到迥然不同的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其结果是不一样的。世间的事物常有两面性、多面性,更有复杂性、隐蔽性。有时站在这一角度看是山穷水尽,换一个角度则是柳暗花明。我们要学会全面地、正确地、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而多角度地看事物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在多角度的基础上选取最佳角度,是能力,也是智慧的表现。

  学会它,不仅是掌握一个看问题的方法,也是学会一个拓展思维的方法。养成多思善想的习惯,常使自己的思维趋于正确。


二、写作指导

  有不少同学平时作文立意往往千篇一律,平淡肤浅,缺少新意,这除了生活阅历少、思想认识水平低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思维障碍在写作过程中产生了制约作用。话题出来后,不能展开联想,或者只能想到本世纪末熟知的东西,如谈到竹子只能想到它“虚心”,谈到蜡烛,只能想到老师,说到拔河只能想到团结。这些都是思考角度单一,说不上有创新思维,也不是辩证的思维。

  由于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社会的发展,很多事物本来就可以从多角度或多层次来思考的,不同的作者往往会有不尽相同的立论。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某些观点有了新的挑战,如对历来脍炙人口的“班门弄斧”,就有人提出“弄斧就要到班门”,还有人依据“东施笑颦”反向立意,确立“勇于挑战自我”“改变现状”等观点,依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反向立意为“近墨者未必黑──环境不是决定性因素”。

  在学习《爱莲说》一文时,有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独辟蹊径,对“淤泥”大加赞赏,以为如果不是淤泥勤勤恳恳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丽的荷花!而且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淤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那么默默无闻奉献着,即使千百年背了个肮脏的罪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有些同学则对作者对世人追求富贵的世俗风气所作的批判持相反意见,认为富贵有何不好,难道还要我们追求贫穷不成?等等。这些理解虽难免有些以今律古,但能提出这些新的相反的见解,实难能可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创造意识,消除创造的心理障碍,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自己创造性的人格。

  在实际写作中,进行多角度立意,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用换字法更新观点:只需更换一两个宇,就能使一些传统观点变得新颖独到。引
导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名言是莘莘学子的座右铭。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强调“吃苦”,大家都去“头悬梁,锥刺骨”,那么未免太愚蠢,太不懂科学了。倒不如讲究些技巧、科学地安排学习更实效。因此,把这名言变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或许更容易让人接受。

  2、用加“不”或“未必”的方法更新观点。引导示例:如“知足常乐”的观点,如果在学习、追求方面不求进步、不思进取,那么不但不能“常乐”,反而会“短乐常苦”。因此可提出“知足未必常乐”的观点。

  3、用反其义而行的方法提出新观点。引导示例:“死记硬背”,一直是令人厌恶的学习方法,但对于特殊情况,用死记硬背法又是非常好的。如果你要记住一个字,何必大伤脑筋去找规律、找技巧,这纯粹是“瞎子点灯—一白费蜡”,不如干脆直接背下来。因此,我们在某些时候可以提倡死记硬背。


三、写作借鉴(200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一花一世界

浙江考生   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有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选择?真的很难挑选,可以快走追赶,直指成功;可以慢走领略,欣赏夹岸平沙、落英缤纷。既然有如许答案,何不在多元的世界里,以包容的心态看万事万物?容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因为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

  点评:

  这篇文章的作者出手不凡,标题就显示了不俗的文学修养,让人浮想连翩。当然,光有好的标题还不够,小作者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在正文中,小作者再次展示了他的才气: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作者的理性分析并未被形象表述所淹没,相反,而是时时渗透其中,文质彬彬,情理并茂,相得益彰。作者由“不安份”的心入笔,写了理解的不同、角度的不同、方法的不同,答案也不同,最后领悟到“自己不过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于是“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呼应开头,照应标题,由自己的心路历程完成了对世界的参透,留下了无穷的余韵。


四、写作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性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思辩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

    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

    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根据你对上面这则故事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