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思善想妙立论
|
多思善想妙立论 一篇议论文的写作,首先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文题目、话题作文材料或发现的问题、要讨论的内容,思考多种议论角度,筛选符合材料内容的观点或主张,确定论点,然后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然后使用相应的论据进行论证的文章就是立论文章,从这可以看出,立论就是议论的一种类型。 一、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从阅读的角度看,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论点: 论点是对事实和材料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而概括、提炼出来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观点,是符合社会实际的立场、观点的,符合当前的方针政策,有着明确的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驳斥什么,爱什么、恨什么,都很明确,毫不含糊。 论点是贯穿全文的论述中心,大多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一般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中心论点,但有的议论文为了把复杂的内容论述得更加严密、透彻,把道理讲得更全面、深刻,就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来论证。论点位置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或文章的中间。好的论点一般符合下面的条件: ⑴ 正确性。论点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 ⑵ 理论性。论点言之成理,是从发现的问题、论证的内容或作文材料、题目中分析得出的,不是牵强附会、片面的,有着深刻的理解。 ⑶ 鲜明性。论点得集中、醒目,表现论点的语句简明、扼要,体现了材料的精髓。 2、论据: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道理。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包括一切经过实践证明的为人们所公认的真理,例如名言警句,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等;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各种统计数字和各种自然现象等。复杂议论文里的分论点,对所论述的部分来说是论点,而对全文的中心论点来说,同时也起论据的作用。 论据要准确,即所举的事例和道理,都要确凿可靠,符合客观实际。同时论据要充分,即列举的事例和道理,都要有足够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论据必须准确充分,因为只有被准确而又充分的论据证明的论点,才能言之有据,正确可信。如果论据不充分,论点就难以成立;论据不准确,文章漏洞百出,似是而非,论点就更站不住脚,其结果或以偏概全,得出片面的结论。 3、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它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论点和论据组织起来,证明论点是正确可信的。它所显示的语言形式是整段、几段甚至整篇文章。 论证要严密、合乎逻辑,能体现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总之,一篇议论文,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二、立论类议论文特点 议论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或存在的问题,用概括的语言,按照一定的理论和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使人信服,并受到启发和教育。立论是议论的一种基本类型,使用立论手法的议论文,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论点正确、深刻。论点是议论的灵魂,论点的价值直接决定着一篇立论文的价值。因此,确立一个而深刻的论点是写好立论文章最基本原要求之一。 一篇文章的成败,取决于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与否。好的议论文,首先表现在论点的鲜明上,文章能明确表明观点、态度,然后运用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2、论点详明、准确。立论文章的论点是对某事物或某问题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一定得态度鲜明,决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明确,提出的看法要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确立的论点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实际。 3、论据真实、典型。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点能否成立,重要的一点在于使用的论据是否确实,充足,是否具有典型性。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个方面。 4、论证符合逻辑思维规律。论点能否立起,论据能否充分地说明论点,关键在于论证的过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律。遵循逻辑推理的规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安排结构,组织论证。论证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两大类,基本的论证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它是一切论证方法的基础。摆事实,按性质属于归纳推理;讲道理,性质属于演绎推理。 三、作者立场和立论的关系 1、作者的立场,决定作者的观点、态度: 立场,是指人们对某个问题看法。人们对一件事的立场可分为三种,一是正面,二是反面,三是折中。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态度是确定文章中心论点的基础,决定了文章的立论。如论证“无知者无畏”,人们的立场无怪乎三种: ⑴ 认可这句话。认为“无知(没有知识、不懂情理)”的人是没有什么害怕地方的。这种立场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无知”可以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一切,敢于创造自己的未来;一是“无知”造成愚昧,无所畏惧,对社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⑵ 反对这句话。认为“无知者无畏”是错误的,“无知”的人不能“无畏”,因为他们的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害怕心理,不敢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处在走一步都胆战心惊的地步。 ⑶ 折中理解这句话。对“无知者无畏”一分为二的分析,有一部分因为“无知”,不知道前进一步有什么坏的结果,所以无畏;但对另外一些问题,因为“无知”,所以敢于大胆行事,无所畏惧,敢于创新。 以上三种立场,无论写作者认可哪一种,都决定了作者对这句话的观点、态度。 2、作者的立场,决定文章的立论方向: 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决定着对材料的认知、对材料的分析角度,也决定着立论的方向。所以,立论前,要首先确定自己的立场,才能把握文章的论点和选取的论据材料、把握文章的写作方向。 如论证“识时务者为俊杰”,要确定自己的立场:“时务”指代什么、“俊杰”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识”等。只有确定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确切理解,确定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立场,是赞美还是批判,是完全认可还是部分认可,这样才有可能立论。如对“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识时务”是指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人云亦云,自己十分痛恨这些观点,那么立论时,就可以从批判的角度论证“识时务未必是俊杰”;如果对“识时务”的理解是与时俱进,个人的行为、思想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自己的立场是赞扬这种观点,那么立论时就可以从赞美的角度确定文章的论点。 3、作者的立场,决定着论据的取舍: 作者的立场、观点,决定了论点内容,同时也决定了论据的使用范围,为了证明和自己立场一致的论点,选取的论据同样也会和自己的观点保持一致。如论证“知足常乐”这个问题,如果作者的立场是持反对态度,那么他的论点范围就只能是“知足常乐是错误的”这类内容,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他要选择的材料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只能是“知足常乐”带来的危害。文章的论据不能从“知足常乐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方面选取,文章不能使用诸如“知足常乐”可以让人避开纷争、躲避困扰等角度的论据。 四、立论的要求 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结论,如分析寓言“滥竽充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看法:从正面看是东郭先生不懂装懂;从侧面看,可以是批评齐王吃“大锅饭”、可以是表现齐王不墨守成规、可以是责备其它吹竽人对待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表扬东郭先生最终逃跑体现一点自知之明等。分析材料后,就可以根据要表达的观点立论,立论应该遵循下列要求: 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真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⑴ 角度新,是指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事物是多侧面的,但选择立论的角度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欣赏习惯,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 ⑵ 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的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认识。如论证“近墨者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力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⑶ 境界新,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上客观实际。从特定的材料入手,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拓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了新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新,境界全新。 五、立论的方法 一篇议论文的立论,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头提出什么问题,最后仍要归结到什么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发挥,或者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分成几个部分来论证,那么,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这样读者看完一部分,就能清楚地了解一个分论点;看完全文,就能清楚地了解全文的中心论点。议论文讲逻辑性,论证必须紧扣中心,前后一贯,首尾一致,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则。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多思善想妙立论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
下一篇文章: 成岭成峰巧立论为我所用看选材──人教版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指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