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土地的誓言 >> 正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山东省威海市第五中学 刘桂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当时作者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内心独白式的创作手法,领会作者大量运用铺排的描述。

  2、方法过程目标:     品味文中的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通过课文语言的品味,唤起学生的共鸣。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对土地的热爱,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的共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具】

  小黑板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1、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揣着一撮家乡的泥土。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 !,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松花江上》,听后谈体会。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的一段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土地后的誓言,(介绍作者创作的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著有长篇小说《曹雪芹》和《科尔沁旗草原》,成为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

  2、听录音朗读后果注音:

    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怪诞(  )

    亘古(  )  谰语(  )  蕻(  )

    汉字:

    gǎo头(  ) 默 qì(  ) 污 huì(  ) 蚱 měng(  )

    斑 lán(  ) 田 lǒng(  )

    解词:炽痛 泛滥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污秽
  二、整体感知

  1、(解题)怎样理解课文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

    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誓言的句子?)

    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板书)

  3、到底是什么东西催促着作者一定要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故乡?

    从作者心底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

  4、从作者的成长经历来讲,那片土地对于他来讲是那样的熟悉。     (请同学们来讲讲看作者眼中的那片土地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5、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可以拓展地理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东北地区的风情?

    教师小结:

   ⑴ 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⑵ 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

   ⑶ 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

   ⑷ 文章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⑸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6、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参考例子如下:

   ⑴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⑵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⑶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⑷ 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⑸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⑹ 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在句中没有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因为埋藏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藏他们!让埋藏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文中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谈谈学过本文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
  三、知识小结与拓展

  1、作者端木蕻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家乡永远是一个人灵寄宿之地,那么请你用一句五言古诗概括家乡在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无可替代。

    生答,答案可能不一,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月是故乡明。

  2、扩展阅读: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思考题〗

  1、《土地的誓言》和《月是故乡明》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而《月是故乡明》是用怎样的写法打动你的?

  2、作者在倾诉思乡、恋乡之情时,将其化为一种富有哲理性的人生思考,即“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3、文中最使你爱感染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4、“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5、作者描写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所见到的月亮,形成了一幅幅优美的面,渗透了浓浓的情感。请你写一段描写月的文字。 〖参考答案〗

  1、《月是故乡明》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

  2、思乡之情是苦的,但是故乡生活的甜美却让人无限回味,感受无穷的幸福。

  3、能够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即可。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5、意境优美,情感充沛即可。
  四、作业

  1、学唱歌曲《松花江上》。

  2、“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摘录文中精彩的段落和语句在积累本上。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土地的誓言》中的伏笔
    《土地的誓言》问题研究
    《土地的誓言》研讨与练习说明
    《土地的誓言》教学建议
    《土地的誓言》有关资料
    日军侵华·白色恐怖
    端木蕻良小传
    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
    著名满族作家端木蕻良先生
    忆端木蕻良
    日军侵华·决口黄河
    《土地的誓言》形近字辨析
    在内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土地的誓言》生字注音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九·一八”事变简介
    我所亲历的“九一八”
    纪念“九一八”:一份血淋淋的遇难者…
    九·一八前,日军侵略魔爪多少次伸向…
    从“九·一八”说起
    纪念“九·一八”事变
    战争与作家的笔名
    端木蕻良:《嘉陵江上》
    由“端木”所想到的──兼谈《土地的…
    走近关东
    日军侵华·尸横重庆
    日军侵华·扫荡中原
    日军侵华·平顶山惨案
    日军侵华·血洗华北
    日军侵华·地狱中的俘虏
    日军侵华·炮弹下的广州
    《土地的誓言》学法指导
    《土地的誓言》课文题解
    《土地的誓言》素质教育新学案
    《土地的誓言》课文背景知识
    《土地的誓言》整体把握
    《土地的誓言》多音字辨析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词语解释
    《土地的誓言》词义辨析
    《土地的誓言》难句解析
    《土地的誓言》中心思想
    《土地的誓言》结构分析
    《土地的誓言》写作特点
    《土地的誓言》写作特色
    《土地的誓言》问题探究
    《土地的誓言》疑难解析
    《土地的誓言》研读赏析
    《土地的誓言》课文评点
    《土地的誓言》电子教材
    《土地的誓言》探究活动
    著名满族作家端木蕻良先生逝世
    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
    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
    端木蕻良:《早春》
    蔡运强:《土地啊……》(节选)
    王继波:《我爱这土地》
    孙 犁:《老家》
    艾 青:《我爱这土地》
    萧 红:《寄东北流亡者》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麦 新:《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秦 牧:《土地》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
    《黄河颂》习题精选
    《黄河颂》习题精选
    《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土地的誓言》同步轻松练习
    《黄河颂》同步达纲练习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余光中:《乡愁四韵》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后反思
    《土地的誓言》说课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杂谈
    迂回侧击显实效──《土地的誓言》教…
    观刘正耀老师《土地的誓言》录象有感
    《土地的誓言》公开课点评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及评析
    《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与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与反思
    谁对谁错──《土地的誓言》教学片段…
    遗憾中的收获──《土地的誓言》教学…
    《土地的誓言》教学片断与反思
    功夫在课下──《土地的誓言》教学感…
    《土地的誓言》教学感悟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