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
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舉鄉試,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常數百人,稱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進士,授長興知縣。用古教化為治。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刺刺作吳語,斷訖遣去,不具獄。大吏令不便,輒寢閣不行。有所擊斷,直行己意。大吏多惡之,調順德通判,專轄馬政。明世,進士為令無遷卒者,名為遷,實重抑之也。隆慶四年,大學士高拱、趙貞吉雅知有光,引為南京太仆丞,留掌內閣制敕房,修《世宗實錄》,卒官。(明史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有光為古文,原本經術,好太史公書,得其神理。時王世貞主盟文壇,有光力相詆排,目為妄庸巨子。世貞大憾,其後亦心折有光,為之讚曰:「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異趨,久而自傷。」其推重如此。……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後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明史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有光」命名由來:母周孺人十八歲懷有光時,「家數見徵瑞,有虹起於庭,其光屬天」,故名。
※「震川」別號由來:「余性不喜稱道人號,尤不喜人以號加己,往往相字(以字相稱呼)以為尊敬。一日,諸公會聚里中,以為獨無號稱不可,因謂之曰震川。余生大江東南,東南之藪唯太湖,太湖亦名五湖,尚書謂之震澤,故謂為震川云。其後人傳相呼久之,便以為余所自號,其實謾應之,不欲受也。今年居京師,識同年進士信陽何啟圖,亦號震川,不知啟圖何取爾。啟圖,大復先生(何景明,前七子的領袖之一)之孫,汴省發解第一人(河南省推荐的第一人),高才好學,與之居,恂恂然(信實的樣子),蓋余所忻(同欣)慕焉。昔司馬相如慕藺相如之為人,改名相如,余何幸與啟圖同號,因遂自稱之。蓋余之自稱震川者,自此始也,因書以貽啟圖,發余慕尚之意云。」(引自震川先生集)
※授長興知縣:有光舉進士,但名落三甲,未獲重用,僅任職長興知縣。長興地處浙江偏遠之地,民風強悍,多盜匪、多興訟,實為極難管轄之地。「長興縣,地介湖山,盜賊公行,民間雞犬不寧,自廣德宜興往來客商,常被劫掠,告訴之風,浙省號為第一。」(震川別集卷九)有光治理此是非之地,勤政愛民,審理訟獄,使老吏束手,杜絕其姦利;並除惡安良,禁止大戶魚肉小民。其治理期間,凡擾民政令,皆擱置不理,素為大吏所忌;兼之為安撫小民而得罪豪民姦吏,被等乃聯合造
謠,上書誣陷有光。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被調為順德通判,管理馬政。有明一代,進士為縣令而被遷為通判者,僅有光一人而已。以其文名滿天下,卻為掌管馬政之小官,不堪之情,足可想見。隆慶四年,有光獲升為南京太僕寺承,修世宗實錄,隔年即病卒於任上,享年六十六歲。
※歸有光的文學成就
明代中期,文壇出現前、後七子的復古運動,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認為要寫好文章,必須由模擬秦漢人的作品入手,創作詩歌則應效法盛唐的詩人;他們對掃除明初臺閣體的風氣,具有正面積極的貢獻;然而往往矯枉過正,句擬字摹淪為形式之擬古,末流更造成盲目尊古,模擬剽竊的歪風。
王慎中、茅坤、唐順之等人起而反對,提倡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歸有光為其領袖。 王世貞為當時文壇宗師,也是後七子的領袖,歸有光即批評他說:「蓋今世之所謂文者,難言矣。未始為古人之學,而苟得一二妄庸人為之巨子,爭附和之,以觝排前人。」又說:「至於宋元諸名家,其力足以追數千載之上而與之頡頏,而世貞以蚍蜉撼之,可悲也。」(見〈項思堯文集序〉)
王世貞知悉大憾,回以「妄誠有之,庸則未敢聞命。」歸有光則曰:「唯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歸有光對王世貞的批評非常激烈,當時不為王氏所認同,但王氏晚年卻也感覺自己雕飾過甚,不及歸有光的恬適自然,他在〈歸太僕贊序〉中說:「先生于古文詞,雖出之自史、漢,而大較折衷於昌黎、廬陵,當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超然當名家矣。……千載有公,繼韓、歐,余豈異趨,久而始傷。」
歸有光的文學淵源,遠則取法六經、史記,近則規模唐宋八大家,尤其景仰韓愈、歐陽修、曾鞏等人。他的古文有許多是經解、題跋、議論、贈序、壽序、墓志、碑銘、祭文、行狀、制義等,文學價值不高,而少數記敘抒情古文,取材於家庭瑣事,描述親人故舊的生死聚散,原本無意感人,可是文字之間,反而散發出歡樂和傷懷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歸有光對後代最大的影響,莫過於清代的桐城派。桐城派之所以宗主歸有光,原因大概有二:
(一)清代文網嚴密,許多學者、文學家都因文章之中有批評朝廷的嫌疑,遭受文字獄的迫害;而歸有光的文章,取材於瑣事,甚少涉及軍政,因此沒有觸犯忌諱,忤逆權貴的顧慮。
(二)明代前後七子和公安、竟陵的文學主張,都有偏執;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結果流於模擬剽竊;公安、竟陵主張「獨抒性靈」,結果流於漫無持擇;而歸有光為文以六經為根源,取法史記、唐宋八大家,既適於古,又適於今,有承襲,又有創新,兼容前後七子和公安、竟陵諸家之長,因此格外受到桐城派人士的激賞。
桐城派主張「義法」,也就是「言有物」、「言有序」,方苞〈古文約選序例〉云:「蓋古文所從來遠矣,六經、《語》、《孟》其根源也。得其支流而義法最精者,莫如左傳、史記。」其實,如此見解即源自歸有光;歸有光用五色筆讀史記,方苞也有史記評點;在在都可看出其一脈相承的精神。
整體而言,歸有光的古文具有下列幾項特點:
(一)即事抒情,真切感人:例如〈項背軒志〉以百年老屋的興廢為主線,穿插作者對祖母、母親、妻子的回憶與懷念,取材於家庭瑣事,富有人情味。
(二)注重細節描繪,使人物形象生動活潑:例如〈寒花葬志〉,選擇小婢女的兩個動作加以描繪,雖然只用寥寥數筆,而一位天真無邪的小婢女形象即躍然紙上。
(三)篇幅短小,言簡意賅:例如〈項背軒志〉、〈先妣事略〉,都僅六百餘字而已,〈女如蘭壙志〉只有一百八十餘字,〈寒花葬志〉更為簡短,僅一百一十二字,文雖簡短,但人物的神情,卻十分鮮明生動。
(四)結構精巧,翻騰多變:例如〈寶界山居記〉,由太湖的風景入手,進而描述寶界山居的情況,又以王維的輞川別墅為對照,並對王維的行徑發表評論;〈菊窗記〉先寫洪氏之居的地勢風景,進而引述仲長統、陶淵明,夾敘夾議,變化多端。
※著作
歸有光死後,文集曾經三次編輯刊行,其子歸子寧第一次收集部分遺文,刊行於崑山,詞句多所竄改。其孫歸昌世與錢謙益第二次收集遺文,詳加校勘,編成四十卷,但也未能全部刊行。清康熙年間,其曾孫歸莊第三次收集遺文,經董正位等人襄助,刊成震川先生集四十卷,包含正集三十卷、別集十卷,收錄散文七百七十四篇、詩歌一百一十三首,今通行四部叢刊本《震川先生集》四十卷即此。
※集評
◎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五:「歸熙甫如秋潦在地,有時汪洋,不則一瀉而已。」〈書歸熙甫文集後〉:「所不足者,起伏與結構也。」〈書洹集後〉:「每讀歸熙甫時義,厭其不可了,若千尺線!」
◎王錫爵〈明太僕寺寺丞歸公墓誌銘〉:「先生於書無所不通,然其大旨,必取衷六經,而好太史公書,所為抒寫懷抱之文,溫潤典麗,如清廟之瑟,一唱三嘆。無意於感人,而歡愉慘側之思,溢於言語之外。嗟嘆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
◎錢謙益〈題歸太僕文集〉:「如熙甫之李羅村行狀、趙汝淵墓志,雖韓、歐復生,何以過此。以熙甫追配唐宋八大家,其於介甫、子由,殆有過之,無不及也。」〈列朝詩集小傳〉:「熙甫為文,原本六經,而好太史公書,能得其風神脈理。」
◎黃宗羲〈明文案序〉:「議者以震川為明文第一,似矣;試除去其敘事之合作,時文境界,間或闌入,較之宋景濂尚不能及。此無他,三百年人士之精神,專注於場屋之業,割其餘以為古文,其不能盡如前代之盛者,無足怪也。」〈張節母葉孺人墓誌銘〉:「余讀震川文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二三細事見之,使人欲涕。蓋古今來事無鉅細,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長留天壤。」
◎魏禧〈跋歸震川先生全集〉:「歸震川之文,如神龍出沒於天潢滄澥連注(天潢,天河。滄澥,滄海。連注,相連屬,北史周法尚傳:「旗幟相望,鉦鼓相間,首尾連注,千里不絕。」)之間。……蓋先生誠有取於司馬氏之雄剛變化,而非神龍之戲淵澥,則莫可名狀者。」
◎方苞〈書歸震川文集後〉:「震川之文,鄉曲應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請者之意,襲常綴瑣,雖欲大遠於俗言,其道無由;其發於親舊及人微而語無忌者,蓋多近古之文,至事關天屬,其尤善者,不俟修飾而情辭并得,使覽者惻然有隱,其氣韻蓋得之子長,故能取法於歐曾,而稍更其形貌耳。孔子於艮五爻辭釋之曰:『言有序』;家人之象系之曰:『言有物』……。震川之文,於所謂有序者,蓋庶幾矣;而有物者則寡焉。又其辭號雅潔,仍有近俚而傷於繁者,豈於時文,既竭其心力,故不能兩而精與?抑所學專主於為文,故其文亦至是而止與?」
◎曾國藩〈書歸震川文集後〉:「近世綴文之土,頗稱述熙甫,以為可繼曾南豐、王半山之為之。自我觀之,不同日而語矣。或又與方苞氏并舉,抑非其倫也。……彼所為,抑揚吞吐,情韻不匾者,苟裁以義,或皆可以不陳。浮芥舟以縱送于蹄涔之水,不復憶天下有曰海濤者也。神乎?味乎?徒詞費耳。……藉熙甫早置身高明之地,聞見廣而情志闊,得師友以輔翼,所詣固不竟此哉!」
◎方東樹〈考槃集文錄〉:「唐宋以來,韓、歐、蘇、曾、王而外,作者如林,曾不多覯其正,獨明歸熙甫氏出,始有以得失古人深妙之心,而以續夫數百年不傳之祕,日久論定,無異喙矣。」
二、題解
※「志」與「記」:志,為文體的一種,性質與「記」相似,但「記」通常用以記「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等等;「志」則大都用以記錄人物事蹟,如墓志、人物志等等。歸有光自己對「志」、「記」的用法,也有嚴格的區分。例如在他的文集之中有〈雙鶴軒記〉、〈滄浪亭記〉等等,都用以記「事」。如〈蘭壙志〉、〈寒花葬志〉等等,則以「志」為篇名,以記錄人物事蹟為主。〈項脊軒志〉名為記「物」,但內容以記「人物事蹟」為主,故以「志」為名;但《四庫備要》與林紓均題為〈項脊軒記〉。
※補記:歸有光八歲喪母,十二、三歲時大母逝,嘉靖三年十九歲時作〈項脊軒志〉,二十三歲娶魏氏,二十八歲魏氏卒,三十歲娶王氏,三十五歲左右作〈項脊軒志〉補記,四十六歲王氏卒,四十七歲娶費氏。故〈項脊軒志〉前半僅悼念母親、祖母,補記方及於其妻魏氏。
三、課文注釋
※三五之夜:古文中表示倍數,以前數較小為倍數,後數較大為基數組合而成。如:
《禮記‧禮運》:「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後漢書‧陳蕃傳》:「夫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
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蕭子顯〈日出東南隅〉:「三六前年春,四五今年朝。」
錢公輔〈義田記〉:「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
※諸父異爨:《家譜記》:「歸氏至於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遠而末分,口多而心異。自吾祖及諸父而外,貪鄙詐戾者,往往雜出於其間。率百人而聚,無一人之學者;率十人而學,無一人知禮義者。貧窮而不知卹,頑鈍而不知教,死不相弔,喜不相慶。入門而私其妻子,出門而誑其父兄。冥冥汶汶,將入於禽獸之歸。……有光每侍家君,歲時從諸父兄弟,執觴上壽,見祖父皤然白髮,竊自念吾諸父兄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嘗不深自傷悼也。」
※束髮、垂髫、總角、齠齔:古代男子成童時,把頭髮梳到頭頂成為髻(髮結),稱為「束髮」,通常是指十五歲左右,《大戴禮記‧保傅》云:「束髮而就大學,學藝焉,履大節焉。」「髫」是孩童的頭髮。古代兒童於末成年時,不戴帽子,頭髮下垂,因此稱為「垂髫」。陶淵明〈桃花源記〉云:「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後世以「垂髫」作為童年的別稱。《禮記‧內則》云:「男女未冠、笄者,拂髦總角。」「總角」就是結髮,古時幼兒把頭髮紮成一對像牛角的小髻,稱為「總角」,後世用為童年的別稱。《韓詩外傳》云:「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齒。」齠、齔就是毀齒換牙,古人用為童年的代稱。
※笄禮、及笄:「笄」是古代婦女盤髮用的簪子,笄禮是古代女子的成年禮。《禮記‧內則》云:「女,十有五年而笄。」古時女子十五歲就算成年,要把頭髮梳成像大人的樣子,插上髮簪,因此稱女子十五歲為「及笄」,或「笄年」。表示已經成人,可以擇婚配偶。
※笏:又稱朝笏或手板,古代文五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之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書寫上奏事項。《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璆(ㄑˊㄧㄡ美玉)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鬚文竹,士竹木。」宋代規定大臣中衣緋袍者才能持象笏,衣綠袍者執槐木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者執象笏,五品以下不執笏;清朝廢笏不用。〈正氣歌〉:「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寫段秀實以象笏擊朱泚之首。
※《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夫,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ㄌˇㄨㄛ,同「裸」。國,在西南方,其國人皆赤體,故名。)女懷清臺俗稱貞女山,在今四川永安縣北。
※區區:
1.少、微小,自謙之詞。朱熹〈答曹元可書〉:「區區於此,所以望於當世之友朋者,蓋已切矣。」
2.喜悅得意貌。《商君書‧修權》:「今亂世之君臣,區區然皆擅一國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國之所以危也。」《呂覽‧務大》:「燕爵爭善處於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區區焉相樂也。」
3.愛戀、思慕。〈古詩十九首〉:「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4.愚笨。〈孔雀東南飛〉:「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
另一解作「志得意滿貌」,唯本課似乎仍以作「小、少、微不足道」之意更切合文意。
1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索隱:「嘔嘔猶區區也,漢書作姁姁。」
2漢書韓信傳:「項王見人恭謹,言語姁姁。」
3呂氏春秋諭大:「燕雀爭善處於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樂也。」高誘注:「姁姁後作區區,得志貌。」
據上面三例文句本義而言,「嘔嘔」、「姁姁」、「區區」皆作言語慈愛之聲或和樂、和好貌,並不完全符合「得志、自得」之意。項背軒志原文:「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上下文意中乃將自己與劉備、孔明作一對比,謂此二人當年未為世人所知時,乃「昧昧于一隅」,而歸有光自己如今「區區處敗屋之中」,如果卻「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恐為世人譏為井蛙。此處「區區」承上文「昧昧」,兩者皆有「貶義」;再者從文氣上的對比轉折而言,作者自云「區區」困處敗屋之際,卻正「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更加強調對比自己有如井蛙一般之自嘲,是故「區區」於此似不當作志得意滿解,本教科書仍以維持「區區」本意,作「小、少,微不足道」之解釋。
※《莊子‧秋水》:「北海若曰:『井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公子牟隱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獨不聞夫埳井之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視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拘:局限。虛:居住之地。篤:拘。曲士:偏執之人。甃:ㄓˋㄡ,井中累塼。跗:ㄈㄨ,同「趺」,腳背。:ㄏˊㄢ,井中赤蟲。縶:ㄓˊ,絆住。潦:ㄌˇㄠ,洪水。推移:改變。適適然:驚怖貌。規規然:自失貌。)同義成語:埳井之蛙、坐井觀天、牖中窺日、管中窺豹、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管窺蠡測
四、本文寫作手法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曹丕〈柳賦序〉云:「昔建安五年,上與袁紹戰於官渡,是時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載矣。左右僕御已多亡,感物傷懷,乃作斯賦。」賦云:「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即九層,極言其高)。嗟日月之逝邁兮,忽亹亹(ㄨˇㄟ,行進)而遄征。昔周游而處此,今倏忽而弗形。感遺物而懷故,俛惆悵以傷情。」
◎《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模擬《史記》筆法:
1.《史記》有「太史公曰」,本文有「項脊生曰」。
2.梅曾亮評本文時說:「借一閣以記三世之遺蹟。〈大宛〉之記,肇自張騫,此神明其法者也。」
3.得之《史記》專以瑣事傳神的一貫筆風。林紓《畏廬論文》引王充「調辭務似」的論點,說到他「不能不服史公、歐公及震川三家之能」,舉證《史記‧外戚世家》敘竇皇后入宮,遂與弟廣國離散,使廣國蒙文帝召見,具言其故,文帝復問何以為驗,對曰:「姊去我西時,其我決(訣)於逆旅,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直是「寥寥數語,而慘狀悲懷,已盡呈紙上。」這般閒筆淡描,即是歸有光深得《史記》法乳之處。林紓故云:「〈項脊軒記〉瑣瑣屑屑,均家常之語,乃至百讀不厭,斯亦奇矣;雖然敘細碎之事,能使鎔成整片,則又大難!」姚鼎〈與陳石室書〉:「歸震川於不要緊之題,說不要緊之語,卻自風韻疏淡,是於大史公深有會處。」
五、語文表達能力測驗
※臺城:六朝時禁城。宋‧洪邁《容齋續筆‧臺城少城》:「晉宋間謂朝廷禁省為臺,故稱禁城為臺城。」晉之臺城,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雞鳴山南、乾河沿北,其地本三國吳後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作新宮,遂為宮城。歷宋、齊、梁、陳,皆為臺省和宮殿所在地,因專名「臺城」。
※梁園:《史記‧梁孝王世家》:「孝王,竇太后少子也,愛之,賞賜不可勝道。于是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招延四方豪傑,自山以東游說之士莫不畢至。」《西京雜記‧卷二》:「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築兔園。……其諸宮觀相連,延亙數十里,奇果異樹,瑰禽怪獸畢備。王日與宮人賓客弋釣其中。」當時名士如鄒陽、枚乘、司馬相如等皆為座中賓。「梁園」亦作「兔園」、「兔苑」。謝惠連藉此事作〈雪賦〉描寫其盛況,後以「梁園賦雪」一詞表示文人雅士宴集吟賦,也借以詠雪。
六、範文選讀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踰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踰年生有尚,妊十二月,踰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數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後,妊不數矣。」孺人舉之盡,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於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諱桂。外曾祖諱明;外祖諱行,太學生;母何氏,世居吳家橋,去縣城東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橋,並小港以東,居人環聚,盡周氏也。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貲雄,敦尚簡實,與人姁姁說村中語,見子弟甥姪無不愛。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綿,入城,則緝纑(製作麻紗)。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探問)。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冬月罏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暴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閑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灑然(整齊貌)。遇僮奴有恩,雖至箠楚,皆不忍有後言。吳家橋歲至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
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即熟讀,無一字齟齬(ㄐˇㄩㄩˇ牙齒參差無法密合,引申為言語不順暢),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ㄜ,傳染病),舅母卒,四姨歸顧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與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彷彿如昨,餘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
◎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ㄧˋㄥ,陪嫁的婢女)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ㄖˋㄨㄛ,燒)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