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1】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故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而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强弱勝負已判--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2】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与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傚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3】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与秦相較,或未易量。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幷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4】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爲國者勿使為積威之所劫哉!【5】
夫六國与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6】
【读解】
一,这篇比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早些年,也是离今千年不到一点的文字。之所以接着读解这一篇,就是为了避免上一篇(《读<孟尝君传>》)的某些结论孤证之嫌。这篇篇幅远远长过前篇,属于比较多见的古代论说文章的一般字数。尽管篇幅较长,细细读来,仍然是一字一句都可以按传统逻辑教科书的要求作出分析。这第一段,曾经选作高考的考题,而问的是本段论点之类,由此亦可旁证本文之逻辑思维与当代人的逻辑知识要求相合。
二,很有趣的是,本文竟完全符合美国SAT考试的论文的要求。
当然,这些要求实在不怎么的。记得大致是:要有一个论点,并对其作解释,尔后分成两点,每点要有支撑的材料。···评卷也很机械:找出论点,1分;对其作解释,1分;找出两个分叉,各1分;找出两组资料,各1分;判定资料与论断之间的关系相关与否及相关的程度,各2分。共10分。让我们作一次评卷游戏。考生苏洵的论文分析如下:
论点六国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赂秦
对其作解释(分论点之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分论点之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2】节证明分论点之一:根据史实,对比秦国受赂所得远甚战胜而得、六国赂秦所失远甚战敗而失以证破滅之道确在賂秦而力虧。而且进一步指出这样地賂秦必然至于顛覆,因为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这助长了秦的贪欲,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并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作为旁证。
【3】节证明分论点之二:分別列舉不賂之國的史實--齊人···与贏而不助五國;趙···用武而不終;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智力孤危,作出有力的论证。
【结论】
据此判定,该考生得满分10分。--如此看来,游戏的结论是严肃的,令人震惊的:千年前的中国举人苏老泉的理性素养、逻辑思维能力,达到当代美国中等教育的优等生水准。千年之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仍然继承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在世界轴心期奠定的地位,处在世界的前列。而且,并没有因为墨家学说的几乎绝继而落后。逻辑学界、思维学界,以致整个科学界,对这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必须高度重视。而对于师生们来说,千万不可妄自菲薄,以为学不懂的,学一点逻辑知识吧。开博教子女的家长们哪,不要象老汉读到的一则评论那样畏难:我见到洋洋洒洒的作文与繁复的题解就头涨。为了你的子女--我中华民族慧命之所系,开动脑筋学一点吧,至少不要让这种情绪影响了孩子。
中華智慧寶典讀解--北宋苏洵《六国論》(B)
小序:苏洵们乃国士,为国谋者也,从思维角度言之,就是凭借着这样高超娴熟的思维的辩证运动,来构想他们的谋略,这就决不是美国SAT考试的那种机械的拙劣的按曲填词式的逻辑公式所能刻画的评价的了。更不待言,这些可为帝师的状元、举人们的思维品质,更不是美国学生可用来比较的。
【读解】
我们的游戏在继续,如果说苏洵们只是相当于当今美国中学毕业生,至少大半还是戏言,其实,远远超过。美国的中学生,命题组代表国家对他们所要求的,只是在形式逻辑、知性思维的层级上盘桓。并不要求呈现辩证的理性思维。就是说,即如你认为吸入尼古丁对人有弊亦有利,要全面考虑,按这样的评卷要求,你也只能选一个侧面来写。相形之下,可见中国传统的辩证为主导的智慧的熠曜光辉。中华智慧的辩证传统在本文得到比起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更为充分的表现。
一,经过前面1-4节的论说,可以总结出一条历史教训:六国之所以破灭是因为赂秦。换句话说,如果赂秦六国必亡。当然,要注意,从逻辑上看,从思维的形式看,这是等值的变换(都是表达赂秦是六国破灭的充分条件,逻辑义的真假值不会因为这个变换而变化)。而从思维的内容上看,前一个已为秦统一天下的历史所证明了的,是一个实然判断;后一个则是战国时代当时的当国者及其谋臣们可能看出的一种趋势,是一个或然判断: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这里,苏洵要指出的是当时的当国者及其谋臣们可能看出的:“如果赂秦六国必亡”!但是他们没有据此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在【4】节里作者设想他们本应当可以做而没有做的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幷力西向这样的决策。因而历史上也就没能出现本可能出现的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的大好态势。
二,循此,作者引导我们把历史教训挖掘到更深一层: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赂秦之國的爲國者為秦之積久之威势所劫。于是作者重点要总结的历史教训是--爲國者勿使為積威之所劫哉!【5】
这却还不是本文的论旨。赂秦之國的爲國者為秦之積威之所劫,赂秦之國的爲國者客观上为后世的人们提供的的这条历史教训,对于所有的爲國者都是有价值的。当然,苏洵说,也对我们大宋王朝有价值。何况我们天下之大,更勿使為積威之所劫!!!比较当年的六国:六國与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6】
综上所述,正如人们从本文所读出的:“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按:当年,宋每年用银两、绸缎、茶叶等赂西夏、契丹、辽等边境少数族,以求边境安宁)。
三,整理一下思路的轨迹:
1,六国为秦所灭亡的史实
2,六国之所以破灭是因为赂秦
3,如果赂秦六国必亡
4,赂秦之國的爲國者為秦之積威之所劫
5,(所有的)爲國者勿使為(某敌国)積威之所劫哉
6,(我)大宋王朝勿使為(西夏、契丹、辽等)積威之所劫
通篇呈现的是作者头脑中的思维活动,也就是我们读者在其导引下也可能出现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材料是六国灭亡的那段历史,思维的意向是忧虑我大宋赂西夏、契丹、辽当否的现实问题,思维的主旨是提供一种应对边境敌对势力的决策。
四,这是一次决策思维之为用的生动记录,为了决策而对历史资料进行精神加工--思考,思维展开一系列运动,本文正是按顺序记录下来了。
1-2:归纳;
2-3:等值变换;
3-4:因果分析;
4-5:归纳;
5-6:演绎。
五,苏洵们乃国士,为国谋者也,从思维角度言之,就是凭借着这样高超娴熟的思维的辩证运动,从论史而论时,来构造他们的谋略。这就决不是美国SAT考试的那种机械的拙劣的按曲填词式的逻辑公式所能刻画的评价的了(或许教学与考试必须如此?老夫置疑!)。更不待言,这些可为帝师的状元、举人们的思维品质,更不是美国学生可用来比较的。老夫前一篇的比较,一来铁证显出中国古人的逻辑思维水平被贬低,二来显出我们进行古籍文本逻辑分析的重要与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