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兰亭集序 >> 正文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1、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叙事分两层:
  
    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
  
    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有那美好的留恋。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处。

    但“死生亦大矣”毕竟是个哲理命题,为了证明自古如斯,作者又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之际,从而加深了他的感慨。再联系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非,也表明他的感慨其来有自。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两句,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文——以“斯文”而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死生之大”,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

    统观全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而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所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4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⑴ 写景:
    
     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快神怡。

   ⑵ 叙事: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⑶ 抒情:
    
     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应当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王羲之,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兰亭集序》写作特色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有感于《兰亭集序》
    王羲之
    从《兰亭集序》谈“曲水流觞”的含义
    王羲之《兰亭集序》课文全解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兰亭集序》教学片断
    张世鑫、史建筑《兰亭集序》教学评点
    语文个性化教学,让文化和美学来加盟
    立意深远,文笔清新──《兰亭集序》…
    王羲之相关典故
    王羲之《兰亭集序》末段析解
    《兰亭集序》课文导入
    《兰亭集序》电子教材
    《兰亭集序》整体把握
    《兰亭集序》问题探究
    《兰亭集序》关于练习
    《兰亭集序》教学建议
    《兰亭集序》教学建议
    一副对联带活一堂课──《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参考图片
    在文化的层面上解读《兰亭集序》
    与《兰亭集序》有关的传说故事
    《兰亭集序》相关评论
    对《兰亭集序》第三、四段的理解
    叙“乐”简练,抒“悲”深沉──王羲…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重新把握《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
    《兰亭集序》与《赤壁赋》生命意识之…
    《兰亭集序》课文点评
    恬然飘逸的兰亭雅聚真挚可人的《兰亭…
    从《兰亭集序》中几处涂改,看“文”…
    《兰亭集序》思路探微
    “死生亦大矣”──解读
    最典型的书序第二篇文艺理论──就《…
    《兰亭集序》的主旨值得探究
    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的思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简介
    《兰亭集序》教学杂谈
    《兰亭集序》有关资料
    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通达幽远的生命放歌──读《兰亭集序…
    “流觞曲水”抒幽情──李白《春夜宴…
    《兰亭集序》主旨索隐
    恬然飘逸的兰亭,雅聚真挚可人的《兰…
    感时叹逝推理散忧──读王羲之《兰亭…
    品读《兰亭集序》,感悟美文雅趣
    兰亭来龙去脉
    批《兰亭序》
    《兰亭集序》写作特点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宴集
    兰亭揽胜
    兰亭名联赏
    在活动中发展 在运用中积累──《兰…
    《兰亭集序》生字注音
    《兰亭集序》多音字辨析
    《兰亭集序》形近字辨析
    《兰亭集序》通假字
    《兰亭集序》问题探究
    生命的大无奈──解读《兰亭集序》的…
    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的思想
    《兰亭集序》多义词辨析
    《兰亭集序》字词活用
    《兰亭集序》词语古今异义
    《兰亭集序》特殊句式
    《兰亭集序》难解句子
    《兰亭集序》中心意思
    《兰亭集序》两处注解质疑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精解
    《兰亭集序》的教学与欣赏
    《兰亭集序》字词解释
    《兰亭集序》写作借鉴
    《兰亭集序》课文分析
    《兰亭集序》重点难点及发散点拨
    《兰亭集序》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兰亭集序》点将过关
    《兰亭集序》迁移赏读与检测
    《兰亭集序》课外延伸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