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G >> 过秦论 >> 正文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约从离衡(通“横”)     2、合从缔交(通“纵”)          3、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4、赢粮而景从(通“影”)   5、百有余年(通“又”)          6、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7、孝公既没(通“殁”)   8、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 9、威振四海(通“震”)二、古今异义(古/今)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2、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3、山东豪俊并起   ( 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4、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5、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序八州而朝同列   (招致)                    2、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 )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作/用绳系 )   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当王)                  
5、将数百之众   (率领)
(二)名词作状语
1、席卷、包举、囊括(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2、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在国内、向南 )3、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4、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三)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人/溃败的军队) 
(四)动词作状语
争割地而赂秦 (争着 )
(五)动词的使动用法
1、约从离衡 (使……离散 )              2、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
3、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争斗 )        4、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 )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吞二周而亡诸侯矣)(使…灭亡 )6、流血漂橹(使…漂起)
(六)形容词作名词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的地势)      2、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七)形容词作动词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      2、尊贤而重士(敬重、看重)
(八)形容词的使动
1、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使……弱 ,削弱)   2、以愚黔首(使……愚蠢)
3、废先王之道(使……作废)
四、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2、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3、威振(于)四海
4、倔起(于)阡陌之中        5、身死(于)人手          6、委命(于)下吏
(二)状语后置句
1、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三)宾语前置句
1、陈利兵而谁何。              2、崤函之固,自若也。
(四)判断句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为天下笑者,何也?
五、一词多义(补充)
追亡逐北(名词,败逃的人)                   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
北   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北)      致   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
将军战河北(名词,北方)                  而致千里(动词,到达)
因力乘便(介词,趁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名词,险固的地势)
因   因遗策(动词,沿袭)                  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


因河为池(介词,凭借)                    人固有一死(副词,本来)
   延及孝文王(动词,延续)                  因遗策(名词,策略)
延   秦人开关延敌(动词,引进)            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鞭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动词,邀请)            包举宇内(动词,夺取)
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的使动,削弱)        西举巴蜀(动词,攻取)
弱   弱国入朝(形容词,弱小)              举   举国欢庆(形容词,全)
     不若孀妻弱子(形容词,年少)              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
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动词,吝惜)        收天下之兵(名词,兵器)
爱   吴广素爱人(动词,爱护)              兵   行军用兵之道(名词,战争)
     爱莫能助(动词,隐而不露、心理愿意)      沛公兵十万(名词,军队)
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凭借chéng)         非及向时之地(名词,先前)
乘   致万乘之势(量词,一车四马shèng)    向    向吾不为斯役(连词,假使)
     李白乘舟将欲行(动词,乘坐chéng)         秋天漠漠向昏黑(动词,将近)
有席卷天下……之意(结构助词,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                 (转折连词,却)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结构助词,的)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之   东割膏腴之地(结构助词,的)                         (修饰连词,地)
     收天下之兵(结构助词,的)           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转折连词,却)
     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指示代词,这类的)             (结果连词,因而)
     有田忌……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类的)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修饰连词,地)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过秦论》知识点归纳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过秦论》语法修辞
    《过秦论》多音字辨析
    对比论证的方法在《过秦论》中的运用
    关于《过秦论》的分段
    透过《过秦论》解析贾谊人生
    《过秦论》三题
    关于贾谊的诗
    浅谈《过秦论》的修辞艺术
    读贾谊的《过秦论》
    《过秦论》(下)及译文
    论文对长篇叙事材料的处理──兼谈《…
    《过秦论》课文题解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电子教材
    《过秦论》教学建议
    《过秦论》的结构艺术
    《过秦论》赋体色彩探微
    《过秦论》生字注音
    层层对比,翻出“仁义”──《过秦论…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
    峻拔锋利 语警词工──谈贾谊的《过…
    秦之“过”安在
    帝国兴衰启示录──读《过秦论》有感
    《过秦论》写作背景
    读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分析
    读贾谊《过秦论》
    重读《过秦论》
    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过秦论》…
    《过秦论》中“逆取”与“顺守”的哲…
    《过秦论》对比的运用
    《过秦论》教学杂谈
    《过秦论》思路辨正
    《过秦论》难句解析
    贾谊简介
    《过秦论》形似字辨析
    《过秦论》词语解释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多义词辨析
    《过秦论》词类活用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文体简介
    《过秦论》一课的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教与学知识点梳理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疑难解析
    《过秦论》重难点讲解
    《过秦论》词语古今异义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语言的“美人痣”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中)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课文导入
    《过秦论》教学案例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