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泊秦淮(杜牧)

 

最可恨的是,河对岸竟然传来了歌女演唱《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声。歌女不知道何谓亡国之音,点歌的都是文化人,难道你们不知道《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吗?

在王朝危机四伏的时候,领着国家的俸禄,欣赏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这就是知恩图报吗?这就是崇尚高雅吗?这就是治国的智慧吗?这就是诗情意吗?诗云“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国家搞得这样,原来是你们的人品有问题。我真羞于与缺乏道德的小人为伍。

这夜的心情全被破坏,我哪里还有泊舟的兴致呢?这次你们真伤了我的心。

【赏析一】

子曰:“积不善之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杜牧如果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的神人,有什么感慨?其必曰“伤汝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皇帝、干臣、宦官,他们自己都不关心取败之道,杜牧能作什么?“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归,颉之颃这。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这段就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解读吧。

仅有这种感觉似乎还不够,作为对唐王朝有深厚感情的杜牧,总要找点排忧的途径。随波逐流吧,诗云“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这大概就是“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解读吧。杜牧明知道晚唐王朝的症结,出在唐宣宗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上,出在唐宣宗倚重宦官牵制文臣上,怎么挽救唐王朝的倾覆?杜牧得出的结论是:此题无解。

现实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欲哭无泪,只能隔河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伤汝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二】

真情在哪里?孔子在《孔子家语》中说,唯圣人能种人情之田,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不仁,于礼何?人而不仁,于乐何?”依据易理的声母置换之法,这句话爻变为“人而无情,于礼何?人而无亲,于乐何?”孔子在《秦风·蒹葭》中说:“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没有感情,再坚硬的蒹葭,都经不住露水的侵蚀;于国家没有感情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越强大,越会让国家危机雪上加霜?

孔子说“美好情感,宛在水中央”,‘水’的形而上是什么?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形而上似乎是“ 厚德载物”的君子。当人们在津津乐道于智慧的时候,圣人却把智慧之树放倒在和谐的天河之上,此天河的水是道德、感情、规律的杂和体,《伐檀》诗云“坎坎伐檀兮,寘(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圣人为智慧立人间真情,在人们的心田上,播下的是道德的种子、人情的种子、感情的种子,一言以蔽之,让仁爱的种子世代传递,万寿无疆。这就是‘情怀’之bo音。

上面就是‘泊秦淮’这首诗作的题解。

至于字器之象的“金陵秦淮河”只不过为营造气氛其烘托作用。这种文法,《系辞》云:“《泊秦淮》诗题,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泊秦淮》诗题,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泊秦淮》诗题,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嘉之会则可达。《泊秦淮》诗题,感情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把“《泊秦淮》诗题”插入《系辞》这段文字,这种阅读方法叫“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古典文言之法’的理论基础,与汉朝到清朝的伪文言文的文言理论,大相径庭吧。唐朝文人韩愈所推广的古文运动,大概就是这种文言制作方法;朱元璋、刘伯温要推广的八股文,就是想找回这种系辞方法。

烟花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在今东苏西南部。当时穿过金陵的秦淮河两岸,酒楼妓馆林立,一片繁华景象。
 
一二句意谓:描摹烟月朦胧的面,点明夜泊的地点,首句实为互文,意谓烟和月笼罩着寒水、笼罩着沙。
 
商女:陈寅恪云:“此商女妆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系陈后主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作。陈后主,南朝亡国之君陈叔宝,为隋所灭。
 
三四句意谓:隔江的歌女全然不关心即将衰亡的国家,唱的是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当年陈后主每日寻欢作东,终于为隋朝所灭,如今歌女还在唱这支“亡国之音”,于是诗人不胜感慨。尽管此时距离朝灭亡还有几十年,但是国家行将衰亡的阴影已经进入诗人的心田。
 
赏析:
 
   泊舟秦淮,见朦胧月色,听靡靡之音,由是诗人既吊古,又讽今;由南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联想到晚唐统治者的纸醉金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泊秦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泊秦淮(杜牧)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