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杜牧《泊秦淮》诗歌鉴赏

泊秦淮
 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853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解析】:
秦淮河发源于江苏省溧水县东北,横贯金陵(今南京市)而流入长江。因为这条河是秦时所开,凿钟山以疏通淮水,故名秦淮河。自六朝以来,这里就一直是官僚权贵,富家豪门游宴取乐的场所。而杜牧有一段时间曾在秦淮附近的杨州等地做过官,自己又喜欢喝酒,为官之余,常出没于酒楼歌馆。那时唐代的内乱外患十分严重,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杜牧忧国伤时,虽痛饮狂欢,落拓不羁,心下却常为唐王朝的衰败命运而惋惜哀叹。此诗就是作者夜泊秦淮河边,抒写的客中感受。
诗的第一句虽系写景,却交待了节气。从“寒水”二字看,这至少是一个深秋季节。而两个“笼”字的运用,却又把烟和寒水、月和沙连接了起来,渲染了一副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在这副水上夜景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秦淮夜色的环境气氛,也可以窥视到作者当时的孤寂心情。
随着第一句环境气氛的制造,作者在第二句更明确地带出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时间是在夜里,地点是在秦淮河靠近酒家的地方,而这人物便是诗人自己。所以,这第二句看上去似乎很平淡,却很重要:“夜泊秦淮”四字不仅与上句的景色描绘相呼应,而“近酒家”三字,却又巧妙地引出后面二句。杜牧《泊秦淮》赏析
就当作者夜泊秦淮,睡在船舱中,望着水气迷蒙的月色笼罩的秦淮河出神时,忽然,隔江对岸的酒楼里传出了一阵阵《后庭花》的轻靡歌声,这不禁使诗人触动情怀,忧心冲冲,悲慨交加,发出了末二句的沉痛感叹。所谓“商女”,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酒楼或船舱中专事待候他人的卖唱歌女,一说是指商人之女眷。但总是江北杨州地方之女。而所谓《后庭花》,即舞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为南朝末代君主陈叔宝所制,因他沉迷声色,不理朝政,不久亡国,后人遂把《后庭花》视为亡国之音。而陈叔宝的亡国之故者,又恰恰是与扬州隔江遥遥相对的金陵城。然而,这些以卖唱为生的歌妓们是不管什么亡国之音的,她们只迎合富人权贵们的需要,他们想听什么,她们就唱什么。而此音此地,对于忧国忧民的诗人来说,听来却格外伤心。说“商女不知”,正反衬出诗人自己的忧虑之深。作者完全是借南朝陈后主(即陈叔宝)纵情声色,终至亡国的历史事实,谴责了当时晚唐王朝荒淫无耻、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七绝一般都以语近情遥、辞意畅达取胜,沉郁顿挫的作品十分难得,而此诗即景叙事,即事抒怀,将讽刺与感慨相结合,文字精炼而又含意深远,居然能得沉郁顿挫之妙,令人一唱而三叹,实在是唐人七绝中十分罕见的作品。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曾推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之一,并不是瞎吹乱捧,而是很有见识的。

【词析】:
落拓不羁(luò tuò bù jī):形容人性情豪放,行为散漫。
出处:《北史·杨素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
近义词:无拘无束、放荡不羁、放浪形骸
反义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谨小慎微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无拘无束

落拓(luò tuò):(1) 豪放;不受拘束 (2)贫困失意

客中(kè zhōnɡ):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节气(jié qì):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轻靡(qīnɡ mí):1.轻柔细软。2.轻佻浮浅。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泊秦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杜牧《泊秦淮》诗歌鉴赏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